[房屋貸款] 買房人的悲歌:從貸款買房到貸款賣房
發生了什麼?
早上看到經觀的報道:
現在有不少人,因為房子的市場價已經抵不上剩余貸款,為了從房貸中解脫出來:
選擇了借錢甚至是貸款賣房。
其中的細節,看著讓人唏噓,我覺得這不是個體的經歷,而是壹群買房人的悲歌,他們基本上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相似經歷。
今天我們不說這些細節,分析這幾年買房人都經歷了什麼?
1、恐慌
報道中的貸款賣房人,基本上都趕上了最後壹波樓市漲價潮。
基本都是恐慌性買房,看著多年的積蓄,全款變成首付,首付變成車庫,然後慌了,急忙找雙方父母、親戚朋友、甚至是同學,掏空了不止六個錢包:
終於在房價和利率的最高點上了最後壹班車。
但這並不是他們犯的唯壹的錯誤。
因為上車比較晚,而且資金有限,所以能選擇的也不多,很多人把房子買在了核心城市衛星城、城市郊區新城:
而這些房子本身就是炒作的產物,房價偏離了價值。

這兩個現在看來馬後炮的錯誤,為接下來的悲歌埋下了伏筆,如果不同時犯這兩個錯誤,可能事情到不了最壞的那壹步。
2、轉折
高位接盤,意味著每個月不少的月供負擔。
但是,大家知道,房地產從2015年開啟的那壹波上漲,催生了巨大的財富效應,也拉動了整個經濟火熱增長。
換到個人來說就是:
就業和收入預期都很好。
那幾年,不只是賣房的賺到手軟,搞教培的,搞互聯網的,哪怕是畢業生動不動全包壹年收入就要小幾拾萬。
大家躺在房地產的泡沫上,信心和預期爆棚。
所以,當時也敢加杠杆:
像文中的小夫妻,丈夫是程序員,壹個人的收入就可以覆蓋房貸和家庭開支;
像文中的小老板,做餐飲生意賺到了錢,那幾年幹什麼都掙錢,買套房不在話下;
……
但是迎面而來的2019年,王興說了那句著名的話之後,叁年疫情,樓市見頂,消費降級…
支撐這壹切的邏輯,開始變了。
3、困頓
2021年,中國房戶比超過1,每戶至少擁有壹套多房子,簡單來說就是房子過剩了,城鎮化快見頂了,雖然存在區域不平衡,比如大城市房子依然不足,但整體看拐點已過。
加上政策調控,房價應聲下。
跟房價壹起下跌的,還有就業、收入、消費以及預期。
居民不消費,企業不盈利,只能降本增效,然後居民繼續不消費,有點負反饋螺旋的意思。
首當其沖的就是:
程序員和餐飲小老板。
程序員沒了工作之後,原先壹年30萬的開支維持不下去了,生活可以節衣縮食,但是每個月1萬4的月供沒法減少。
為了還房貸,程序員選擇了跑外賣,壹天要跑15個小時才能夠房貸,程序員身體本來就不好,有點熬不住這麼造。
小老板的情況也類似,2024年以來,每個月要虧差不多10萬,這兩年更是把自己拾年的積蓄賠了進去,小老板打算回老家發展,這套房子了,就是以後東山再起的資本。
這場買房游戲終於要到了終局。
4、解脫
這兩年,房價壹降再將。
而且,隨著扛不住的人越多,房價降得越厲害。
壹個小區,有業主扛不住低價成交,整個小區的砍價就以這個低價為起點,這麼以來房價越砍越低,買房人觀望情緒越來越濃,業主越來越愁。
不少人的房子市場價已經跌到不足貸款余額了。
開頭說了,高位接盤不是唯壹的錯,更錯的是接盤衛星城和郊區新城的盤,它們跌起來最狠。
但是沒有辦法:
買房人要不斷供上征信,要不只能忍痛賣掉。
但是賣房之前要提前還掉房貸,很多人就是因為還不上房貸才賣的房,哪有錢提前還貸呢?
只好先貸款還完房貸之後賣掉房子。
雖然損失了不少錢,但總算是解脫了。
5、結語
看著上面買房人壹路踩過的坑,恐怕很多人都踩過。
他們是解脫了,但還有更多的人在辛苦的扛著。
現在房地產有點成王敗寇的意思,成了過街老鼠:
每次說到房地產,就有人冷嘲熱諷,其實大可不必,房地產下行的負外部性其實會影響每壹個人。
這幾年就業、收入、消費的降級,其實都跟房地產下行脫離不了關系。
目前房價已經基本跌回到2016年左右,不少房子跌了壹半還多,說實話債還得差不多了,止跌企穩是對大家都好的結果。
期待未來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就這樣。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早上看到經觀的報道:
現在有不少人,因為房子的市場價已經抵不上剩余貸款,為了從房貸中解脫出來:
選擇了借錢甚至是貸款賣房。
其中的細節,看著讓人唏噓,我覺得這不是個體的經歷,而是壹群買房人的悲歌,他們基本上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相似經歷。
今天我們不說這些細節,分析這幾年買房人都經歷了什麼?
1、恐慌
報道中的貸款賣房人,基本上都趕上了最後壹波樓市漲價潮。
基本都是恐慌性買房,看著多年的積蓄,全款變成首付,首付變成車庫,然後慌了,急忙找雙方父母、親戚朋友、甚至是同學,掏空了不止六個錢包:
終於在房價和利率的最高點上了最後壹班車。
但這並不是他們犯的唯壹的錯誤。
因為上車比較晚,而且資金有限,所以能選擇的也不多,很多人把房子買在了核心城市衛星城、城市郊區新城:
而這些房子本身就是炒作的產物,房價偏離了價值。

這兩個現在看來馬後炮的錯誤,為接下來的悲歌埋下了伏筆,如果不同時犯這兩個錯誤,可能事情到不了最壞的那壹步。
2、轉折
高位接盤,意味著每個月不少的月供負擔。
但是,大家知道,房地產從2015年開啟的那壹波上漲,催生了巨大的財富效應,也拉動了整個經濟火熱增長。
換到個人來說就是:
就業和收入預期都很好。
那幾年,不只是賣房的賺到手軟,搞教培的,搞互聯網的,哪怕是畢業生動不動全包壹年收入就要小幾拾萬。
大家躺在房地產的泡沫上,信心和預期爆棚。
所以,當時也敢加杠杆:
像文中的小夫妻,丈夫是程序員,壹個人的收入就可以覆蓋房貸和家庭開支;
像文中的小老板,做餐飲生意賺到了錢,那幾年幹什麼都掙錢,買套房不在話下;
……
但是迎面而來的2019年,王興說了那句著名的話之後,叁年疫情,樓市見頂,消費降級…
支撐這壹切的邏輯,開始變了。
3、困頓
2021年,中國房戶比超過1,每戶至少擁有壹套多房子,簡單來說就是房子過剩了,城鎮化快見頂了,雖然存在區域不平衡,比如大城市房子依然不足,但整體看拐點已過。
加上政策調控,房價應聲下。
跟房價壹起下跌的,還有就業、收入、消費以及預期。
居民不消費,企業不盈利,只能降本增效,然後居民繼續不消費,有點負反饋螺旋的意思。
首當其沖的就是:
程序員和餐飲小老板。
程序員沒了工作之後,原先壹年30萬的開支維持不下去了,生活可以節衣縮食,但是每個月1萬4的月供沒法減少。
為了還房貸,程序員選擇了跑外賣,壹天要跑15個小時才能夠房貸,程序員身體本來就不好,有點熬不住這麼造。
小老板的情況也類似,2024年以來,每個月要虧差不多10萬,這兩年更是把自己拾年的積蓄賠了進去,小老板打算回老家發展,這套房子了,就是以後東山再起的資本。
這場買房游戲終於要到了終局。
4、解脫
這兩年,房價壹降再將。
而且,隨著扛不住的人越多,房價降得越厲害。
壹個小區,有業主扛不住低價成交,整個小區的砍價就以這個低價為起點,這麼以來房價越砍越低,買房人觀望情緒越來越濃,業主越來越愁。
不少人的房子市場價已經跌到不足貸款余額了。
開頭說了,高位接盤不是唯壹的錯,更錯的是接盤衛星城和郊區新城的盤,它們跌起來最狠。
但是沒有辦法:
買房人要不斷供上征信,要不只能忍痛賣掉。
但是賣房之前要提前還掉房貸,很多人就是因為還不上房貸才賣的房,哪有錢提前還貸呢?
只好先貸款還完房貸之後賣掉房子。
雖然損失了不少錢,但總算是解脫了。
5、結語
看著上面買房人壹路踩過的坑,恐怕很多人都踩過。
他們是解脫了,但還有更多的人在辛苦的扛著。
現在房地產有點成王敗寇的意思,成了過街老鼠:
每次說到房地產,就有人冷嘲熱諷,其實大可不必,房地產下行的負外部性其實會影響每壹個人。
這幾年就業、收入、消費的降級,其實都跟房地產下行脫離不了關系。
目前房價已經基本跌回到2016年左右,不少房子跌了壹半還多,說實話債還得差不多了,止跌企穩是對大家都好的結果。
期待未來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就這樣。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