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二把手金永南去世 "三朝元老"的生存智慧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3日,朝鲜官方媒体发布消息,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因病逝世,享年97岁。
消息传出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于11月4日凌晨亲自前往金永南灵柩前吊唁。
更引人关注的是,朝鲜官方随即宣布将为金永南举行国葬——这一规格在朝鲜政治语境中,是对逝者一生功绩的最高认可,也从侧面印证了金永南在朝鲜权力结构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作为朝鲜的“二号人物”,金永南并非手握军政实权的核心决策者。
然而他却能在朝鲜复杂的政治生态中历经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代政权更迭而屹立不倒,最终以97岁高龄安然离世,身后享尽哀荣。
这份“善终”背后,除了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还有对金氏家族始终如一的忠诚。而坊间流传的诸多传闻,也从勾勒出这位“三朝元老”独特的生存智慧。
从外交新人到“政坛常青树”
金永南的人生轨迹,几乎与朝鲜建国后的政治发展史紧密交织。
1928年2月4日,他出生于平壤市一个普通家庭,彼时朝鲜尚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这样的出身让他早年便接触到反殖民思想,也为后来投身朝鲜劳动党事业埋下伏笔。
1956年,28岁的金永南进入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工作,这是他政治生涯的起点。
彼时的朝鲜刚经历战争洗礼,正处于恢复建设阶段,国际部作为负责对外联络的核心部门,成为金永南积累政治资源的重要平台。
他凭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政策的精准把握,仅用5年时间便在1961年升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副部长,正式进入朝鲜中层领导序列。
此后,他的晋升之路虽不似“火箭提拔”般迅猛,却始终稳步向前:
历任外务省副相、党中央国际部部长,每一个职位都与“外交”紧密相关,也让他逐渐成为朝鲜对外事务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1974年,金永南迎来政治生涯的关键转折——出任劳动党中央书记兼国际部长,这一职务让他得以直接参与朝鲜最高层的外交决策。
4年后的1978年,他顺利进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正式跻身朝鲜领导人行列,成为金日成时代后期的重要政治力量。
进入80年代,金永南的职责进一步扩展,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全面主导朝鲜外交工作。
在这一岗位上,他频繁出访,足迹遍布几十个国家,既为朝鲜争取国际支持,也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成为当时国际社会认知朝鲜的“一张重要名片”。
1998年,朝鲜迎来重大政治体制调整——重新修订宪法,废除国家主席制,将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确立为国家元首。
在这次调整中,金永南被推举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成为朝鲜名义上的国家象征。
此后,他在2003年、2009年、2014年连续三次当选这一职务,直至2019年卸任,任职时间长达21年。
期间,他还在2013年被补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并短暂出任总理,负责落实金正恩提出的经济政策,成为连接金正日时代与金正恩时代的重要“桥梁”。
从国际部新人到国家元首,金永南的履历没有惊天动地的“跨越式晋升”,却始终紧跟朝鲜政治发展的节奏,每一步都踩在关键节点上,这种“稳”,成为他日后在政坛立足的重要基础。
外交“守护者”与国内“稳定器”
在金永南长达近70年的政治生涯中,最亮眼的政绩集中在外交领域,而他在国内政局动荡时期的稳定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金永南的外交生涯,始终围绕“维护朝鲜国家利益”与“拓展国际空间”两大主题而展开,核心则是坚定地捍卫着“金家王朝”祖孙三代。
他长期作为朝鲜的外交代表活跃在国际舞台,既擅长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朝鲜发声,也懂得通过细节传递友好信号,成为朝鲜对外交往的“关键纽带”。
在中朝关系层面,金永南是两国友谊的重要见证者与推动者。1999年6月,金永南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身份访华,开启了两国在新形势下的务实合作,被外界称为“中朝关系的破冰之旅”。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消息传出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于11月4日凌晨亲自前往金永南灵柩前吊唁。
更引人关注的是,朝鲜官方随即宣布将为金永南举行国葬——这一规格在朝鲜政治语境中,是对逝者一生功绩的最高认可,也从侧面印证了金永南在朝鲜权力结构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作为朝鲜的“二号人物”,金永南并非手握军政实权的核心决策者。
然而他却能在朝鲜复杂的政治生态中历经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代政权更迭而屹立不倒,最终以97岁高龄安然离世,身后享尽哀荣。
这份“善终”背后,除了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还有对金氏家族始终如一的忠诚。而坊间流传的诸多传闻,也从勾勒出这位“三朝元老”独特的生存智慧。
从外交新人到“政坛常青树”
金永南的人生轨迹,几乎与朝鲜建国后的政治发展史紧密交织。
1928年2月4日,他出生于平壤市一个普通家庭,彼时朝鲜尚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这样的出身让他早年便接触到反殖民思想,也为后来投身朝鲜劳动党事业埋下伏笔。
1956年,28岁的金永南进入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工作,这是他政治生涯的起点。
彼时的朝鲜刚经历战争洗礼,正处于恢复建设阶段,国际部作为负责对外联络的核心部门,成为金永南积累政治资源的重要平台。
他凭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政策的精准把握,仅用5年时间便在1961年升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副部长,正式进入朝鲜中层领导序列。
此后,他的晋升之路虽不似“火箭提拔”般迅猛,却始终稳步向前:
历任外务省副相、党中央国际部部长,每一个职位都与“外交”紧密相关,也让他逐渐成为朝鲜对外事务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1974年,金永南迎来政治生涯的关键转折——出任劳动党中央书记兼国际部长,这一职务让他得以直接参与朝鲜最高层的外交决策。
4年后的1978年,他顺利进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正式跻身朝鲜领导人行列,成为金日成时代后期的重要政治力量。
进入80年代,金永南的职责进一步扩展,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全面主导朝鲜外交工作。
在这一岗位上,他频繁出访,足迹遍布几十个国家,既为朝鲜争取国际支持,也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成为当时国际社会认知朝鲜的“一张重要名片”。
1998年,朝鲜迎来重大政治体制调整——重新修订宪法,废除国家主席制,将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确立为国家元首。
在这次调整中,金永南被推举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成为朝鲜名义上的国家象征。
此后,他在2003年、2009年、2014年连续三次当选这一职务,直至2019年卸任,任职时间长达21年。
期间,他还在2013年被补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并短暂出任总理,负责落实金正恩提出的经济政策,成为连接金正日时代与金正恩时代的重要“桥梁”。
从国际部新人到国家元首,金永南的履历没有惊天动地的“跨越式晋升”,却始终紧跟朝鲜政治发展的节奏,每一步都踩在关键节点上,这种“稳”,成为他日后在政坛立足的重要基础。
外交“守护者”与国内“稳定器”
在金永南长达近70年的政治生涯中,最亮眼的政绩集中在外交领域,而他在国内政局动荡时期的稳定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金永南的外交生涯,始终围绕“维护朝鲜国家利益”与“拓展国际空间”两大主题而展开,核心则是坚定地捍卫着“金家王朝”祖孙三代。
他长期作为朝鲜的外交代表活跃在国际舞台,既擅长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朝鲜发声,也懂得通过细节传递友好信号,成为朝鲜对外交往的“关键纽带”。
在中朝关系层面,金永南是两国友谊的重要见证者与推动者。1999年6月,金永南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身份访华,开启了两国在新形势下的务实合作,被外界称为“中朝关系的破冰之旅”。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