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改進多個方面性能,印度試射最強火箭備戰載人計劃

印度(专题)空間研究組織11月2日成功將壹枚重達4410公斤的大型軍用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創造了印度利用國產火箭發射的最重衛星紀錄。《印度快報》3日稱,此次發射同時還驗證了印度國產LVM3火箭運送重型載荷的能力,它將在印度載人航天計劃中扮演核心角色。




創造新的紀錄

印度總理莫迪在社交網站X上發帖盛贊此次發射成功。他寫道:“我們的航天機構不斷讓我們感到自豪!祝賀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成功發射印度最重的通信衛星。在航天科學家們的努力下,我們的航天領域已成為卓越和創新的代名詞,這令人贊歎。他們的成功推動了國家進步,並造福了無數人。”

據印度報業托拉斯(PTI)2日報道,這顆名為CMS-03的通信衛星是迄今為止從印度本土發射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的最重衛星。執行發射任務的是印度國產LVM3火箭,該火箭因強大的運載能力而備受印度媒體關注,它能將重量超過4000公斤的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報道介紹稱,CMS-03是隸屬於印度海軍的壹顆先進多頻段通信衛星,將取代2013年由歐洲“阿麗亞娜5”號火箭發射的GSAT-7衛星。印度國防部在壹份聲明中表示,“CMS-03將為印度洋地區提供強大的通信覆蓋,其有效載荷包括能在多個通信頻段上支持語音、數據和視頻鏈路的轉發器。這顆衛星將以高容量帶寬顯著增強連接性,從而實現印度海軍艦艇、飛機、潛艇和海上作戰中心之間無縫且安全的通信鏈路。”《印度時報》稱,CMS-03衛星將為印度海軍日益增長的遠洋作戰行動擴展安全、多頻段通信能力,讓印度海軍的作戰、防空和戰略指揮控制行動獲得覆蓋廣闊海洋和陸地區域的實時通信。

《印度快報》介紹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此前也曾發射過比CMS-03更重的衛星,但需要借助歐洲或美國的運載火箭。例如2018年12月5日,從法屬圭亞那庫魯發射基地使用“阿麗亞娜5”號火箭發射的GSAT-11通信衛星,就重達5854公斤。11月2日這次發射也意味著印度在發射重型衛星方面擺脫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納拉亞南在發射成功後透露,“為了完成這次發射,火箭的性能在多個方面得到改進,其有效載荷能力提高了10%。”

納拉亞南還表示,LVM3火箭在2日的發射中還成功完成了另壹項重要實驗,“這對未來的任務至關重要”。他表示:“我們在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後,還重新點燃了自主研發的火箭C25低溫級發動機。這為未來通過LVM3火箭將多顆衛星送入不同軌道奠定了基礎,有望實現發射任務的靈活性。”


為載人航天鋪路

據介紹,LVM3是印度當前推力最大的新型運載火箭,它采用??“固體助推器+液體核心級+低溫上面級”的叁級構型。這種結合了大推力固體助推器和高效低溫上面級的設計,使其在運載能力和可靠性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自2014年首次發射以來,該火箭?總共執行了8次發射任務,所有任務都取得了成功。它能將4000公斤級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也能將8000公斤級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印度斯坦時報》稱,LVM3是當前印度重量級航天任務的首選火箭,例如它在2023年將“月船3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使印度成為第壹個實現在月球南極附近登陸的國家。同時該火箭還兩次以“壹箭36星”的方式為“壹網”公司發射互聯網衛星星座

《印度快報》稱,11月2日的發射是印度航天計劃減少對外依賴、降低未來任務成本的重要壹步。LVM3火箭在印度未來的載人航天任務中扮演關鍵角色。報道稱,印度“加甘揚”載人航天計劃和“印度空間站”建設都涉及向太空運送重量級有效載荷。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執行日益復雜的任務方面,正不斷增強其戰略自主性和技術獨立性。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上壹頁12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更多...
    Buff疊滿!馬姆達尼勝選,不少印度人又"過年"了 中國采購量破紀錄,推動印度油菜籽種植面積創新高
    加國假駕校!兩印度移民被判處軟禁 涉欺詐銀行和洗錢,印度富豪逾8億美元資產遭查封
    加國收緊國際生簽證 印度學生拒簽率飆升 "印度女婿"萬斯壹句話,讓印度裔美國人炸鍋
    中美經貿關系回暖 印度復購俄石油 普京遣人訪華 消息人士:無視美方施壓,印度恢復采購俄石油
    劃定禁飛區 印度將在印巴邊境啟動叁軍聯合演習 印度首席經濟顧問:美元穩定幣將挑戰全球貨幣政策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