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裤裆沟、擦屁股岭…为什么东北地名这么直白?

《黑龙江社会科学》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东北地区的方言融入了众多来自少数民族的词汇,东北方言,尤其是口语词汇表意准确、词义丰富、形式灵活、意境独特, 且能与话语环境浑然成为一体。而地名,也是方言在地理方面的重要体现。


比如,砬子 (lá zi)一词源于满语,特指陡峭的、耸立的岩石山峰。满语的“砬子”一词,精准地捕捉了险峻、孤立的地貌特征,一个“砬”字,山的险峻与坚硬质感呼之欲出。

坨子(tuó zi)同样源于满语,主要指江河中或沿岸的沙洲、岛礁,或是草原上隆起的草甸或沙丘,“坨”在满语中有“成块、成堆”的意思,非常贴切地描述了这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泡子 (pāo zi)则源于蒙古语,意为水潭或小湖泊。在沼泽遍布的东北湿地,这种小而浅的水洼极为常见。“泡子”区分于大江大河,它可能季节性盈涸,周边往往是丰美的草场。

这些看似质朴甚至有点“土”的地名,是刻在大地上的语言化石,承载着这片土地深厚的民族融合史。

地名的“雅”与“俗”

当“诗和远方”成为经济产业,地名便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符号,而是变成了旅游营销的“第一印象”,一场关于地名“雅”与“俗”的讨论也悄然上演。

有些人觉得,东北必须得把这些景点的名字给改改。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截图

对于一些过于直白、方言化的地名,适度调整确实能扭转大众的第一观感。

而且也确实有一些地方已经改了名,比如吉林安图县的奶头山村,在9月发布公告,正式更名为“头山村”。




图源:微信公众号 安图新闻

还有个景区叫“白石砬子”,在旅游宣传中会被称为“白石山”。有些其他地方的游客可能并不知道“砬子”的意思,说“白石山”更好让大众理解,也更容易吸引游客。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表示,有些地名其实不用改,接地气的名字让人记忆深刻,更是自带流量。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黑猩猩也懂卫生!研究:树叶擦屁股 性行为后清洁 都说院士是国之重器 怎么尽在帮董袭莹擦屁股
    中国女子求助陌生人 "请帮我儿子擦屁股" 炸裂!男子加国商场当众脱裤排泄 用手擦屁股
    老公又被拍约辣妹 小S发文擦屁股 装监控/封口费/帮儿擦屁股的星妈
    如何科学地擦屁股?教你正确姿势  (1条评论) 娱乐圈明星自己隐身 爹妈擦屁股
    上海封控有人用A4纸擦屁股 群里说 又给老公擦屁股 全网都在等她离婚?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