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 凶嫌背後數拾年的創傷,"安倍遇刺案"首次開庭

2022年7月8日,可能是當代日本政治最重要的壹天。奈良車站附近的壹聲槍響,不僅終結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叁的生命,對自民黨、永田町、乃至於印太局勢所引發的的沖擊至今未歇。這起震驚全球的政治暗殺兩年九個月後,奈良地方法院今天(28日)將舉行首次公審。


45歲的凶嫌山上徹也將站上被告席,面對由六名國民法官與叁名職業法官共同審理的世紀大審。這場審判不僅需要厘清山上個人的罪與罰,更將深刻檢視日本宗教、政治與個人悲劇之間千絲萬縷的糾葛。

奈良的悲劇瞬間

時間拉回到2022年7月8日,參議院大選前兩天的周伍上午。奈良市近鐵大和西大寺車站前有叁肆百名聽眾聚集於此,想要壹睹前首相安倍晉叁(時年67歲)為自民黨候選人站台的風采。安倍晉叁在11點30分站上演說台,不過僅僅過了2分15秒,兩聲沉悶的槍響突然響起,從事後的影像看來,當時的第壹槍並未擊中要害,但僅隔數秒的第贰槍,子彈從安倍身後貫穿其胸膛與頸部。這位日本憲政史上在任最久的首相,在眾目睽睽之下應聲倒地,鮮血迅速染紅了白色襯衫。盡管醫療團隊全力搶救,安倍仍於當日下午確認死亡。

在安倍倒地的混亂中,警方當場以殺人未遂罪嫌逮捕了站在安倍身後不遠處的男子——山上徹也。他手中那把看似粗糙、用膠帶纏繞的雙管武器,竟是壹把自制手槍。根據警方調查,山上徹也是在奈良市內的公寓參照網絡影片,自行研磨火藥、組裝槍枝,竟然走上了刺殺前首相的極端道路,這壹切所為何來、幕後有沒有其他主使者,後續的搜查與日媒報道,揭開的是日本社會長久以來隱而不顯的巨大瘡疤。

山上徹也為何要殺害安倍?

“我本來想殺的是韓鶴子總裁。”根據關系人士透露,山上徹也在被捕後,冷靜地向警方吐露了其最初的目標——世界和平統壹家庭連合(舊稱“統壹教”)的最高領袖韓鶴子。隨著奈良縣警的深入調查,壹個破碎家庭的悲劇輪廓逐漸清晰:山上的父親自殺後,母親將獲得的死亡保險金、變賣家產所得,總計約壹億日圓的钜款,全數奉獻給了統壹教。這導致山上家道中落、生活陷入絕境,他的哥哥更因病厭世自殺,山上徹也本人則因為經濟問題放棄大學學業。他將這壹切都歸咎於統壹教,因為他認定自己的家庭與人生就是被統壹教毀掉的。

山上曾計劃在2019年韓鶴子訪日時發動襲擊,因為無法接近只好作罷。當新冠疫情阻斷了韓鶴子再次來日的可能後,山上意外看到安倍晉叁為統壹教友好團體主辦活動錄制的壹段視訊祝賀詞。在山上徹也眼中,這段2021年9月的影片成了安倍晉叁與統壹教“有所關聯”的鐵證,並且萌生“既然無法殺掉教主,那就懲罰關系匪淺的有力支持者”的扭曲想法。於是,日本政壇最有權勢的象征——安倍晉叁,成了他復仇計劃的最終目標。

經過長達半年的精神鑒定,奈良地檢署於2023年1月認定山上徹也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並以殺人罪及違反《銃刀法》(槍炮刀劍管制法)等罪名正式起訴;同年3月,再以違反《火藥類取締法》等伍項罪名追加起訴,結束了長達八個月的偵查。




2022年7月8日,日本男子山上徹也在刺殺前首相安倍晉叁之後遭到警方壓制。(美聯社)

長達兩年九個月的審前角力

雖然日本檢方早在前年就正式起訴山上徹也,但是從起訴到首次開庭,竟耗費了將近叁年的漫長時光。《朝日新聞》指出,由於這是壹起被告已然認罪的“自白案件”,如此長的公判前整理手續(審前協商)極不尋常。關鍵在於檢辯雙方對於“統壹教問題”在審判中應占據何種地位,存在著天壤之別的看法。

辯護律師團認為,若要做出正確的量刑判斷,厘清教團對本案造成的影響是絕對必要的。山上的暗殺背後是長達數拾年的家庭悲劇、經濟壓迫與心理創傷,是源自統壹教的剝削式傳教與高額獻金。因此,辯方強烈要求傳喚長年研究邪教問題的宗教學者,以及處理“靈感商法”受害案件的“全國靈感商法對策律師連絡會”成員出庭作證,闡明山上犯案的深層動機與社會背景。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壹頁12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更多...
    為何刺殺安倍?山上徹也:我曾感到"絕望與危機感" 高市1特質連安倍晉叁都做不到 對台灣非常重要
    安倍晉叁槍擊案嫌疑人山上徹也認罪 .... 安倍晉叁遇刺身亡3年後,凶手今日首次被公審
    安倍晉叁被槍擊案將開庭,嫌疑人母親將作證... 被視為安倍"弟子",高市早苗對華策略是否會有別於"議員高市"
    高市早苗當選首相 是否會延續安倍的對華策略? "女版安倍"高市早苗要當日本首位女首相?
    女版安倍晉叁,要在壹件大事上對中國下重手? 安倍路線接班人 高市早苗愛騎摩托、重金屬打鼓…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