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云股东"投喂"东北乌托邦

职专毕业后,我在老家做过摄影工作,阜新很多公司都是草台班子,我的技术虽然很烂,但他们看来就挺好用了。但公司开不太久就倒闭了,我干黄过好几家。


2019年刚去厦门工作时我对未来还挺憧憬的,想着刚去就赚几千块了,照这个趋势发展肯定能年薪几十万。结果刚到那几个月,就开始疫情了。后来也认清了现实,发觉白日梦不是那么好做的。

在厦门我没什么朋友,工作5、6年有点腻了,觉得可能再干10年也是这样的。买不起房,赚那么点钱也舍不得花。我生活上很节俭,吃饭就点个拼好饭什么的,我租的房子在城中村,一个月1500块房租

在厦门我主要的业余休闲娱乐活动就是打游戏,比较宅。我觉得外边大城市没意思,可能和生活方式有关系——在哪儿都能玩游戏,老家电费还便宜。所以很多人问我回来后,生活上有没有什么不适应,我说有啥不适应的,在那边也这样。

现在每个月我们基本一半时间在小院儿里。兄弟几个在这里反而比待在家里舒服,在家父母会催着结婚、找对象啥的,小院算是一个避风港。

没有小院前,有兄弟自己在家很空虚,玩够了就睡,睡醒了点个外卖,也不怎么出门,不和人打交道。有了这个院子后,大家反而有个共同的目标了,一点点修缮小院,整理、布置,我能看到那个兄弟的状态在变好。



●“美滋滋小院”一年时间的前后对比。讲述者供图

在阜新,按照正常的人生节奏,二十四五岁怎么也得结婚了。像我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几个都已经有孩子了。在正常价值观里,我们就属于已经“摆”了。但自己家条件就在这摆着,父母心里也有数。彩礼先不说,结婚的条件至少要市中心有套房,也要5、60万,基本还得再买台国产车,这种算基本条件。

我们小院的几个兄弟,都是普通家庭,咬咬牙家里也能把这些条件凑上,毕竟都是独生子,但也算是掏空家里积蓄。大家会衡量,哪怕我结婚了,能不能遇到对的人?会不会离婚?我自己有能力为后代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吗?我反正暂时选择独善其身。

阜新这个城市很小,我们市中心有一个转盘,叫解放广场,我这一年大概就去过三四回;另外大商场有个万达,我这一年只去过一次,还是和兄弟们一起去看电影,网友们给买的电影票。


五六年前,我在阜新工作时,附近还有点年轻人,但这次回来,城郊几乎全是老头老太太在这养老了。周边的年轻人都往市中心聚拢,出去打工的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小学、初中都黄了,原来平安西部这片儿有4、5个小学,现在就剩下1个了。我们小学早就淘汰了,没有生源。

这里留给年轻人的岗位也不多,要么就是考进编制,要么就是进化工厂。这几年有些新行业,年轻人还能做网络客服、淘宝运营啥的,或者送外卖、跑滴滴。我们这种拍视频赚点钱的也是新行业。

阜新这边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到2000块,目前我们的月收益还是没有超过这个数,只能混口饭吃。很多网友给我们寄物资也是想让我们能坚持更新下去,说别让电子宠物饿死了。

我们六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有人觉得这样挺好,小院儿散了就回去以前的生活,有个电脑有个网络,也能快乐到老,什么生病孤独都是二三十年后的事了,现在操心也没用;有的就随波逐流,如果遇到合适的人,就娶个老婆,过上主流生活。

但据我了解,大家好像都没什么恐惧了。在发现有些东西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之后,都有点佛系,没人知道命运的方向是哪里,就先这么过着。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野生职场"并非乌托邦:离开格子间后,他们投身股市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挺川科技富豪瞄准格陵兰 打造"自由主义乌托邦" 郑钦文已解散粉丝群,粉丝:难受,乌托邦给拆了
    几万块在贵州原始森林旁租块地 他们打造乌托邦 《动物农场》权力的腐败与乌托邦
    未来之城 鲜血换来零碳排乌托邦? 《南方周末》创始人:炼不成乌托邦,炼成了南方
    告别天涯 那个理想主义的乌托邦 马斯克计划建造自己的乌托邦小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