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云股东"投喂"东北乌托邦

刚租下来时院子很荒,但面积挺大,前后都有小菜园。标准的东北平房,进门就是厨房,左右各有一间屋子,我们仨收拾改造了一周。因为没那么多预算,就简单用布做了吊棚,墙刷了大白,土炕上铺地板革,电线也是拆了重新接的。


后面没多久,小斌、小泽、欣哥也加入了,我们稳定在6人小团队。小泽是我在职专认识的,小斌是我小学同学,欣哥也是小时侯的“孽缘”,我把小霸王的FC卡借给同学,最后落在了欣哥手里。

初代小屋改造最关键的环节是建设“电竞房”:我们把亲戚家谁不要的旧沙发拉来了,还有房东大爷煤棚子里放着的二手家具。电脑、PS游戏机有的是我们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我们这一圈人爱好都差不多,就把装备凑到了一起。购置的最大一个物件是彩电,花了2000块钱。

好多年前,大家一起玩小霸王游戏卡,后来又一块到网吧打《英雄联盟》《地下城》,改造好电竞室终于又能“网吧五连座”了,就像小时候幻想的“秘密基地”生活,我们给它取名叫“美滋滋小院儿”。

我拍了点视频发在B站,一开始就几百个播放量,大概半个月,突然就开始火了,那一个月可能就涨了好几万粉丝。

最开始我们几个都不在院儿里住,平时玩玩游戏吃饭,聚会扯闲天。有段时间玩游戏到半夜,回家还要打扰父母,就干脆把行李带过来住。基本住的比较多的就是我和大鸽,剩下的都是“走读生”,偶尔住一下。

我们都属于不怎么“卷”的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有兄弟之前搞家具厂什么的赔钱,创业两次都失败了,心灰意冷不想搞了;也有兄弟每干一两个月工作,就休息一阵子,一年一年就这么过来了;老五之前去深圳工作过两年,现在回阜新灵活就业,偶尔兼职点零工。

大伙儿的共同点是,都不想给自己搞太累,喘不过气来。



我和大鸽在这常住,大鸽就是厨子的职位,他自己生活很多年了,比较会做饭,我负责洗碗。后面慢慢变成6个人了,活太多,我们就开始值班。

就像小时候的值日生一样,周一到周五往后排,后来因为有兄弟不是每次都来,每次一来就轮到他值日,也不公平。最后发展成抽扑克牌比谁的牌更大,要不然就是打个骰子,轮到谁就纯看运气,这样倒是很公平,所有人都没有怨言。


一些电工的技术工种是小斌和老五负责,我们听从指挥。但好在大家伙儿都没有懒人,如果赶上大的活动,比如一起规划挖深水井,大家基本都会一起来干活。

我们在院子里做过很多看起来无意义的事,比如跳火堆、烧烤、伐木比赛,扭扭车比赛,打玻璃球,在城市里打工你永远不会去做的一些事。

去年冬天的下雪天,我们吃了露天火锅,在东北最冷的时候,搞了个塑料大棚准备种菜。有时候也外出活动,比如去爬附近的矸子山看日落。临近过年,6个人写了6副对联拿出去卖,成本20元,最后只卖了2块钱,换根冰糖葫芦回来。

小院的兄弟们一起过了立冬、圣诞、元旦和春节。冬天过去,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去逛大集(市)买了菜苗,学会了种地。

我们还学人家埋过“时间胶囊”。那天打玻璃球,突然发现一个窟窿,被我踩出一个洞来,就突然联想到能不能埋个“胶囊”。本来想几年后再挖出来的,但那天大伙聊天瞎扯,讨论埋进去的饮料会不会变质啥的,当即决定第二天就挖出来。这也很符合我们小院儿的价值观——不考虑两小时后和八公里外的事。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野生职场"并非乌托邦:离开格子间后,他们投身股市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挺川科技富豪瞄准格陵兰 打造"自由主义乌托邦" 郑钦文已解散粉丝群,粉丝:难受,乌托邦给拆了
    几万块在贵州原始森林旁租块地 他们打造乌托邦 《动物农场》权力的腐败与乌托邦
    未来之城 鲜血换来零碳排乌托邦? 《南方周末》创始人:炼不成乌托邦,炼成了南方
    告别天涯 那个理想主义的乌托邦 马斯克计划建造自己的乌托邦小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