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 中国低价内卷 韩国成最大赢家?(图
尽管大陆面板厂透过持续扩张的市场占有率,对韩国的相关产业带来威胁,然而业界人士点出,大陆厂的获利能力已连续数年呈现低迷状态。 有分析师表示,由于在产品结构中,低价产品占比仍然相对较高,大陆面板厂整体的利润率较低,而且与韩国企业相比,在技术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
据韩联社、《朝鲜商业》(Chosun Biz)等韩媒援引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最新报告报道,在全球10大主要面板制造商当中,过去5年期间,平均净利润达到2位数的只有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12.19%)。
大陆面板厂商之中,只有京东方获得了3.94%的正成长,其他厂商的平均净利润率都是负值。 和辉光电(EverDisplay)在过去5年的平均净利润率为-55.05%,维信诺(Visionox)则是-45.34%,天马微电子为-0.12%。
另外一家韩国大厂LG Display(乐金显示),因为受到大尺寸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低迷影响,同样处于亏损状态,平均净利润率也呈现负数,为-5.04%,但近期透过降低成本、扩大OLED需求来源等举措,获利能力有所提升。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大陆面板企业的获利状况依旧没有明显改善。 三星显示在第1季和第2季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0.37%和6.84%,而京东方与天马微电子则维持在0%到4%以下。 维信诺与和辉光电仍然持续呈现2位数的亏损。

业界分析指出,大陆面板厂长期获利不佳,主因在于产品结构偏向低价市场。 以去年中小尺寸显示业务为例,京东方LCD营收占比达31%,天马微电子更高达55.7%。 即使是专注OLED的企业,也多供应低价产品给国内市场。 维信诺去年在全球中小尺寸OLED市场的出货量占比为10.7%,但营收占比仅为6.8%; 和辉光电出货占比为2.6%,营收占比仅0.7%。

中韩面板厂竞争激烈。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产业人士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大陆厂商迅速扩张了OLED产能以及市占率,然而,因为产品单价偏低,而且固定成本压力较大,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达到一个稳定的获利状态。 他特别指出,大陆品牌主导的价格战已导致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因此呼吁韩国企业应避免卷入这种消耗战,而是应该要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以及具有前瞻性的投资来开拓全新的市场,藉此重新创造出高收益的成长机会。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据韩联社、《朝鲜商业》(Chosun Biz)等韩媒援引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最新报告报道,在全球10大主要面板制造商当中,过去5年期间,平均净利润达到2位数的只有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12.19%)。
大陆面板厂商之中,只有京东方获得了3.94%的正成长,其他厂商的平均净利润率都是负值。 和辉光电(EverDisplay)在过去5年的平均净利润率为-55.05%,维信诺(Visionox)则是-45.34%,天马微电子为-0.12%。
另外一家韩国大厂LG Display(乐金显示),因为受到大尺寸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低迷影响,同样处于亏损状态,平均净利润率也呈现负数,为-5.04%,但近期透过降低成本、扩大OLED需求来源等举措,获利能力有所提升。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大陆面板企业的获利状况依旧没有明显改善。 三星显示在第1季和第2季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0.37%和6.84%,而京东方与天马微电子则维持在0%到4%以下。 维信诺与和辉光电仍然持续呈现2位数的亏损。

业界分析指出,大陆面板厂长期获利不佳,主因在于产品结构偏向低价市场。 以去年中小尺寸显示业务为例,京东方LCD营收占比达31%,天马微电子更高达55.7%。 即使是专注OLED的企业,也多供应低价产品给国内市场。 维信诺去年在全球中小尺寸OLED市场的出货量占比为10.7%,但营收占比仅为6.8%; 和辉光电出货占比为2.6%,营收占比仅0.7%。

中韩面板厂竞争激烈。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产业人士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大陆厂商迅速扩张了OLED产能以及市占率,然而,因为产品单价偏低,而且固定成本压力较大,所以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达到一个稳定的获利状态。 他特别指出,大陆品牌主导的价格战已导致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因此呼吁韩国企业应避免卷入这种消耗战,而是应该要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以及具有前瞻性的投资来开拓全新的市场,藉此重新创造出高收益的成长机会。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