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 白发人送黑发人 杨振宁大儿子疑已去世

直到杨振宁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大家才真正感受到,这位物理界巨擘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


许多人认为杨振宁是幸福的:高寿而终,恩泽子孙,人生福禄寿三全。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有网友猜测,杨振宁的大儿子或许已经不在人世。

这一猜测并非无的放矢。10月24日,清华大学发布送别杨振宁的视频,封面上展示了家人为他送上的花圈。

花圈封面上清晰可见翁帆、杨振宁的小儿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共同为杨振宁题写了挽联,唯独缺了大儿子名字,这显得极为反常。

众所周知,杨振宁与杜致礼育有三子,即使杨振宁再婚后,孩子们与他的关系依旧密切。杨振宁96岁那年,三位子女还专程从美国回国探望。而在众人合影中,站在杨振宁身旁笑容灿烂的男子正是长子杨光诺。





即便因健康或其他原因杨光诺未能亲自送别,按理挽联上也应有其名字,但如今仅弟妹的姓名出现,缺少长子姓名,答案似乎昭然若揭。根据丧葬礼仪规范,逝者之名不宜出现在花圈挽联的落款或内容主体中,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不少网友注意到这一细节,纷纷猜测杨光诺已故,称“白发人送黑发人”令人唏嘘。有网友表示理解,称自家老人年近百岁,子女先后去世屡见不鲜。若杨光诺仍在,现年74岁,也属于高寿。

还有网友留意到杨振宁出殡时,手捧遗像的是一位年轻男子,疑似杨振宁的大孙子,更加印证了大儿子已故的推测——儿子代父亲为祖父捧像。



此外,葛墨林院士曾在采访中透露,杨振宁逝世前一个月身体状况已很糟糕,长期处于病危状态,翁帆只能通过小白板与他沟通。大家原本期待杨振宁能够挺过难关,但最终遗憾未能如愿。



回想若大儿子确已逝去,对杨振宁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这或许也是他没能撑过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葛墨林院士还提及他眼中的杨振宁,为人温和体贴。两人同桌用餐时,点了一盘虾,杨振宁从未动筷,葛墨林误以为他不吃虾,后来才明白杨振宁是特意让给他自己吃。每每回忆此事,葛墨林院士感慨万分,称杨振宁虽是大人物,却待身边人如亲人。



杨振宁晚年生活并不孤单,始终有亲友常来探望,陪伴左右。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周围的人——既是物理大师,又是一位慈祥温和的长者。



杨振宁离世后,清华大学宣布一个重要决定:正式开放“杨振宁书屋”,以彰显杨振宁心系母校的深情厚谊。

书屋开放后,许多师生自发前来,有的在遗像前默哀,有的在书柜前细细翻阅藏书。



相信若杨振宁看到这一幕,定会感到无比欣慰。愿杨振宁先生一路走好。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更多...
    杨振宁:与第一任妻子杜致礼是生死之交 她是与杨振宁合影的绝密女人,美误判放她回国
    2006年李政道公开驳斥杨振宁,杨父道歉成绝唱 杨振宁遗体告别式未见中共高层出席 更像民间性质  (1条评论)
    原来翁帆母亲是她,出身高知,丈夫身份也不一般 杜致礼嫁给杨振宁,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杨振宁给翁帆的永别信曝光:不用挂念我,要... 习罕见消失 杨振宁葬礼异常 温家宝送花圈  (1条评论)
    杨振宁葬礼直击:长孙抱遗像,一处细节感人 杨振宁与长子的一通电话,暴露了翁帆真实地位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