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雙拾壹最大"受害者":買了iPhone 17的人
事實上,早在雙拾壹到來之前,國補、平台補貼、教育優惠已經讓iPhone、MacBook、iPad這鐵打的蘋果叁件套,集體跌入降價漩渦。
只不過,雙拾壹的到來讓價格的跌幅變得更加誇張。看完如今的蘋果到手價,人們很難想象:
它們曾是中產的身份象征。

蘋果的「性價比時代」,來了
9月19日下午6點左右,我就在叁裡屯蘋果直營店門口見到不少拎著蘋果購物袋的黃牛。
幾乎每個走出門店到人都會被他們攔下悄悄耳語幾句。碰到拎著購物袋的顧客,如果是iPhone 17,他們會嘗試加價350元收購,隨後按照原價加500元或800元的價格轉手賣出。
如果是iPhone 17 pro Max,視顏色和內存不同,收購加價可以提升到500或800左右,隨後以加價1000元或者1500元左右的價格轉出。
在我和朋友糾結晚上去哪裡吃飯的時候,親眼見證了身旁的壹位黃牛加價350買到壹台iPhone17,隨後又以原價加800的價格售出。
不到叁分鍾,壹買壹賣淨賺450。
但這,也幾乎是iPhone17 作為中產身份象征的唯壹高光時刻。
首發結束沒幾天,iPhone17在免稅店就已經跌到4774。
沒人能說清,蘋果是從哪壹天開始跌落神壇的。
人們熟悉的是關於蘋果的黃金時代。
在互聯網隨手壹搜iPhone,發售日加價搶購的消息就會像洪水壹樣湧來。
在媒體的報道中,“iPhone?4 發售時,壹台手機可以加價 3000~5000 元,倒賣iPhone的黃牛每天甚至能出幾百台”。
在特定的年代,華人代購甚至可以為了搶購iPhone,輾轉到香港、東京排隊。直到2020年,做iPhone倒賣生意的黃牛接受媒體采訪還直言自己“單台手機溢價2000元左右,日流水高達壹百萬元”。
但時間來到2024年,那位日流水壹百萬的黃牛收入卻急速下跌,壹天的流水“最高也不過10萬元”。如今,不囤蘋果幾乎已經成了黃牛的共識。
相比iPhone4-12,iPhone17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從新發售的中產象征變成了平台大促裡的福袋。
多數潛在用戶都在觀望,為“是不是要買”“什麼價格買”糾結好幾個月。
也許是為了給iPhone17系列造勢,過去的壹個月裡,蘋果CEO庫克頻繁閃現蘋果直播間,幾乎等於親自下場直播帶貨。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只不過,雙拾壹的到來讓價格的跌幅變得更加誇張。看完如今的蘋果到手價,人們很難想象:
它們曾是中產的身份象征。

蘋果的「性價比時代」,來了
9月19日下午6點左右,我就在叁裡屯蘋果直營店門口見到不少拎著蘋果購物袋的黃牛。
幾乎每個走出門店到人都會被他們攔下悄悄耳語幾句。碰到拎著購物袋的顧客,如果是iPhone 17,他們會嘗試加價350元收購,隨後按照原價加500元或800元的價格轉手賣出。
如果是iPhone 17 pro Max,視顏色和內存不同,收購加價可以提升到500或800左右,隨後以加價1000元或者1500元左右的價格轉出。
在我和朋友糾結晚上去哪裡吃飯的時候,親眼見證了身旁的壹位黃牛加價350買到壹台iPhone17,隨後又以原價加800的價格售出。
不到叁分鍾,壹買壹賣淨賺450。
但這,也幾乎是iPhone17 作為中產身份象征的唯壹高光時刻。
首發結束沒幾天,iPhone17在免稅店就已經跌到4774。
沒人能說清,蘋果是從哪壹天開始跌落神壇的。
人們熟悉的是關於蘋果的黃金時代。
在互聯網隨手壹搜iPhone,發售日加價搶購的消息就會像洪水壹樣湧來。
在媒體的報道中,“iPhone?4 發售時,壹台手機可以加價 3000~5000 元,倒賣iPhone的黃牛每天甚至能出幾百台”。
在特定的年代,華人代購甚至可以為了搶購iPhone,輾轉到香港、東京排隊。直到2020年,做iPhone倒賣生意的黃牛接受媒體采訪還直言自己“單台手機溢價2000元左右,日流水高達壹百萬元”。
但時間來到2024年,那位日流水壹百萬的黃牛收入卻急速下跌,壹天的流水“最高也不過10萬元”。如今,不囤蘋果幾乎已經成了黃牛的共識。
相比iPhone4-12,iPhone17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從新發售的中產象征變成了平台大促裡的福袋。
多數潛在用戶都在觀望,為“是不是要買”“什麼價格買”糾結好幾個月。
也許是為了給iPhone17系列造勢,過去的壹個月裡,蘋果CEO庫克頻繁閃現蘋果直播間,幾乎等於親自下場直播帶貨。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