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里的护手霜店:毛利70%,哪些"冤大头"在买单?




相信你一定见到过这样一家护手霜店。

店面采用小清新的配色,正面墙罗列着各种味道的护手霜,还贴着标语“xx地必买护手霜”。

这里的 “xx” 可以是上海北京、昆明,也能是太原、西安、武汉,仿佛每个城市都为这个品牌定制了 “专属身份”。

可若你多留意瓶身信息,就会发现:这个名为 “青稚” 的“当地必买”护手霜品牌,其运营主体是一家注册在上海奉贤的公司,既没有采用当地原料,也没有与地方非遗工艺结合。

可就是这样一家标准化产品的护手霜品牌,却像 “复制粘贴” 般开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旅游景区——从上海田子坊的文艺巷弄,到武汉江汉路的繁华商圈,再到昆明滇池边的游客中心,甚至香港尖沙咀的商铺,都能见到它几乎一模一样的门店。

它成了各地地标 “查重率100%”的存在,也悄然承包了许多年轻人 “当地必买” 的伴手礼清单。

一个疑问随之而来:为何一家产品、陈列、营销模式高度标准化的护手霜店,能击中年轻人的消费心理?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 “景区营销” 故事里,这支护手霜又恰好踩中了当代年轻人的哪些生活痛点?

文 | 杨佳

编辑 | 卓然




陈闻清第一次见到“青稚”是在2023年的上海街头。

彼时她路过上海乌鲁木齐路,被这家护手霜店那句“上海必买的护手霜”标语吸引,想着“反正要给朋友们带点护手霜”,于是打算看看什么情况。

走进店内,她很快被铝制圆盒包装的护手霜打动:上面贴着上海标志性的建筑图案,打开后还有浓郁的柑橘味,“很有电视剧里上海雪花膏的感觉,又比老款精致”。

更让她放心的是,瓶身生产商一栏明确写着 “上海 XX 日化有限公司”,“之前买伴手礼总踩坑,这次看到是本地企业,觉得应该是真‘特产’,就没犹豫”。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当冤大头不自知 空姐揭搭机常犯9大浪费钱错误 当年1美元买航母的印度 这回还当冤大头?
    大S现在的处境有多艰难?汪小菲不当冤大头 刘晓庆将被前小男友推上法庭!丈夫王晓玉成冤大头
    在Costco买3种商品 恐成冤大头 真的更便宜?在好市多买"三类商品"恐让你成冤大头
    150万元"买"上戛纳红毯,冤大头们图什么 加国情侣在这度假 坐出租成冤大头
    Rap天王也是冤大头 妻子出轨球星 中国冤大头 免除非洲27国债务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