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头暴雷 无数老百姓哭都来不及
蔚来汽车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头牌企业,本来风头正劲,结果2025年10月16日一早,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诉讼消息一爆出来,直接把公司股价砸了个底朝天。港股那边开盘就狂跌,盘中一度掉12%,收盘也蒸发了8.99%,市值一下子少了120亿港元。
美股也跟着遭殃,从前一天的6.99美元跌到6.83美元,交易量蹿到1.25亿股。散户们一看这架势,赶紧抛货,好多人的持股成本还在20美元以上,这下子亏了70%不止。说白了,这不是小打小闹的纠纷,而是实打实的证券欺诈指控,牵扯到虚增收入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0多亿,坑了无数投资者,尤其是那些普通老百姓,把养老钱、积蓄扔进去的,现在哭都来不及。
蔚来从2014年11月成立开始,就靠着讲故事融钱起家。李斌早期在易车网干过,懂互联网玩法,转战新能源汽车后,拉来腾讯、百度、联想这些大佬投资。
2015年第一轮融资5亿,2016年A轮10亿,2017年B轮20亿,2018年C轮15亿美元,上市那年9月在纽交所挂牌,发行价6.26美元,募了11.5亿美金。之后2020年合肥政府注资70亿救命,2021年香港二次上市100亿港元,2022年新加坡上市小规模融点钱,2023年私募50亿,2024年可转债7.38亿。
到2024年底,蔚来一共融了18轮,总额超1100亿人民币。这些钱砸进去,建厂、研发、铺换电站,表面上看风生水起,实际呢?烧钱速度飞快,2018年上市后到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就堆到960亿,加上2024年三季度50.6亿,总亏损破千亿。2023年全年亏215亿,2024年预计230亿,每卖一辆车亏13.5万,这数字听着都肉疼。

关键问题出在电池业务上。蔚来推的电池即服务模式,用户买车可以不带电池,车价便宜点,然后每月租电池用。2020年8月,蔚来和宁德时代等伙计们成立了武汉蔚能电池资产公司,蔚来持股19.84%,表面上不是大头。但GIC的诉状里说,蔚来实际控制蔚能,高管任命、电池型号、采购量、租金定价全由蔚来说了算。

蔚来把电池卖给蔚能,一次性就把收入全记账了,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从28.5亿蹿到66.4亿,翻倍增长看着漂亮。实际呢?用户是按月付租给蔚能的,按美国会计准则ASC 606,这收入该分期确认,不是一锤子买卖。
灰熊研究2022年6月28日那份做空报告先捅出来的,指出2020年虚增2亿美金,2021年3亿,2022年上半年1亿,总共6亿。这么干,不仅利润率被抬高,还把电池折旧成本甩给蔚能,蔚来报表好看多了。
蔚来当时否认,说启动独立调查,两个月后出来结果,说会计处理需优化,但没承认欺诈。现在GIC重提这茬,证据详实,包括蔚能欠蔚来15亿人民币债务,蔚来还临时接管部分业务,这哪像独立公司?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美股也跟着遭殃,从前一天的6.99美元跌到6.83美元,交易量蹿到1.25亿股。散户们一看这架势,赶紧抛货,好多人的持股成本还在20美元以上,这下子亏了70%不止。说白了,这不是小打小闹的纠纷,而是实打实的证券欺诈指控,牵扯到虚增收入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0多亿,坑了无数投资者,尤其是那些普通老百姓,把养老钱、积蓄扔进去的,现在哭都来不及。
蔚来从2014年11月成立开始,就靠着讲故事融钱起家。李斌早期在易车网干过,懂互联网玩法,转战新能源汽车后,拉来腾讯、百度、联想这些大佬投资。
2015年第一轮融资5亿,2016年A轮10亿,2017年B轮20亿,2018年C轮15亿美元,上市那年9月在纽交所挂牌,发行价6.26美元,募了11.5亿美金。之后2020年合肥政府注资70亿救命,2021年香港二次上市100亿港元,2022年新加坡上市小规模融点钱,2023年私募50亿,2024年可转债7.38亿。
到2024年底,蔚来一共融了18轮,总额超1100亿人民币。这些钱砸进去,建厂、研发、铺换电站,表面上看风生水起,实际呢?烧钱速度飞快,2018年上市后到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就堆到960亿,加上2024年三季度50.6亿,总亏损破千亿。2023年全年亏215亿,2024年预计230亿,每卖一辆车亏13.5万,这数字听着都肉疼。

关键问题出在电池业务上。蔚来推的电池即服务模式,用户买车可以不带电池,车价便宜点,然后每月租电池用。2020年8月,蔚来和宁德时代等伙计们成立了武汉蔚能电池资产公司,蔚来持股19.84%,表面上不是大头。但GIC的诉状里说,蔚来实际控制蔚能,高管任命、电池型号、采购量、租金定价全由蔚来说了算。

蔚来把电池卖给蔚能,一次性就把收入全记账了,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从28.5亿蹿到66.4亿,翻倍增长看着漂亮。实际呢?用户是按月付租给蔚能的,按美国会计准则ASC 606,这收入该分期确认,不是一锤子买卖。
灰熊研究2022年6月28日那份做空报告先捅出来的,指出2020年虚增2亿美金,2021年3亿,2022年上半年1亿,总共6亿。这么干,不仅利润率被抬高,还把电池折旧成本甩给蔚能,蔚来报表好看多了。
蔚来当时否认,说启动独立调查,两个月后出来结果,说会计处理需优化,但没承认欺诈。现在GIC重提这茬,证据详实,包括蔚能欠蔚来15亿人民币债务,蔚来还临时接管部分业务,这哪像独立公司?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