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公布五年计划 这些关键词令人忧心

公报提到了未来十年将面临的挑战,甚至用“风高浪急”、“惊涛骇浪”来形容。


公报称:“(共产)中国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不可预测因素增多的阶段。”

但在如何应对上,公告用了四次“斗争”,使用频率超过五年前的十四‧五计划。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共党魁习近平惯用提法。

在国内,中国存在一系列持续的经济问题,包括需求低迷、房地产危机、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这些问题都加剧了外界对中国长期人口结构的担忧。

四中全会公报暗示,中共将更加转向国内发展经济,或更大范围地断绝与外界的接触。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告诉香港《南华早报》,公报中称“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瓶颈制约因素”,体现了北京将重点转向“内循环”而非“外循环”的决心。

他解读说:“由此可见,领导层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国内市场。”

中共称要投资于人 经济学家质疑

中国经济增长在第三季度放缓至一年来的最低水平,疲软的国内需求,加上最重要的经济引擎——出口面临美国关税威胁的冲击,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加剧的担忧。

低工资、低社会福利以及工人对失去工作的担忧,使得国内需求低迷,生产商依赖其它国家的消费,并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紧张局势。

中共的产业过剩政策已将中国的整体债务水平推高至其经济规模的三倍。

欧亚集团中国区总监王丹(Dan Wang,音译)表示,中国的主要风险是高债务和低通胀并存,并指出中共的经济增长模式“非常脆弱”。


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可能仍会持续一到两年。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中国工业领域将首先感受到最明显的价格下行压力,再加上全球需求疲软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两者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商品的价格下行压力。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四中全会公报称“投资于人”,这可能意味着增加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金,但他并不乐观。

他补充说:“北京现在可能还不清楚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流传最广的一则四中全会总结是,中共将告别“改革开放”,进入“长期围城”,从经济繁荣转向“维系秩序”,从社会活力转向“确保忠诚”,从制度完善转向“自我革命”,以清洗取代改革,以恐惧支撑稳定的政权,迈入生存阶段。

“中共空前强调‘斗争’‘安全’‘稳定’,反映空前的不安全与不稳定——标志中共告别改革时代,步入生存时代。”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解读四中全会内幕引争议 蔡霞最新回应 四中全会闭幕式临时换场地 曝或有"突发事件"
    中共四中全会公报 首次出现6大关键词  (2条评论) "两敏感人物"现身四中全会 习军权进一步架空
    四中全会创纪录开除14名高官党籍 只出不进留疑问 四中全会权斗 曝军方与习角力未止
    四中全会成僵局 1现象显示习已失军权  (1条评论) 中国学者解读四中全会政策:2035年人均GDP翻倍
    四中全会 10个字定调中国房地产 中央委员们都到哪去了 四中全会面貌大改观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