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爱的生活方式 正在疯狂致癌




每个中国孩子都听过两句话,一句是盖肚脐,另一句叫趁热吃。

吃饭趁热、多喝热水,几乎成了刻在人们骨子里的执念。如果几天没吃上热饭,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儿,吃多了白人饭,更是怀疑自己会不会气虚宫寒。

但爱吃热食甚至烫食的习惯,让中国人不知不觉间离一种顽疾更进一步。无论是患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中国都是全球食管癌第一大国,患病率也居全球前列 [1]。

这背后的原因,不仅在那一口滚烫的汤里,还藏在许多饮食与生活习惯中。

全球食管癌患者,一半在中国

什么是食管癌?顾名思义就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2]。

我们平常很少留意食管这个部位,但这地方癌变起来是相当痛苦的。最典型的症状是吃东西时吞咽困难,严重时连水都喝不下 [3]。

在中国,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部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和第四位 [3]。

特别的是,从全球来看,食管癌发病的地域特征很明显,是一个典型的“亚洲病”。

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的数据显示,2021 年,全世界的食管癌患病人数约有 100 万人,超 75% 在亚洲,其中,中国是全球食管癌患病人数与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1]。

近年来,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呈现下降趋势,可由于基数庞大,食管癌负担依然十分沉重 [3]。


中国人口是全球的约五分之一,但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数据,中国的食管癌患者人数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其中 90% 以上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也就是食管内像鳞片一般的上皮细胞发生癌变 [1][3]。



而在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得食管癌的超半数是食管腺癌,多位于食管下段,主要和有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巴雷特食管(指食管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状上皮覆盖)、肥胖密切相关 [2]。

在国内,食管癌的性别与地域差异很大。

从性别来看,男性食管癌患病率要远高于女性。全球疾病负担的调查显示,2021 年,中国食管癌患病率是每十万人 38.37 例,男性是每十万人 56.20 例,接近女性患病率的三倍 [1]。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这些生活方式,让大脑变得更聪明 有感于俄罗斯将禁止宣传"无孩生活方式"
    优衣库被平替,其实是生活方式在平替 改变生活方式 近半数癌症死亡可避免?
    在上海,出现新的而真实的生活方式 这些健康生活方式可抵消短寿基因
    南非“数字游民”: 田园生活方式与当地需求发生冲突(图) 苏纳克:中国对英国生活方式成威胁
    当代人最顶级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 他们正"出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