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曝全球高校大洗牌 留學風向要變?

全球大學生已達2.64億,相當於「世界第伍人口大國」。


近日,《Nature》壹篇新文章揭示了全球高等教育大變局。西方國家不再是主要的留學目的地;建立海外分校也成為跨國教育的壹條新路徑,學生不出國也能留學。全球高校正在經歷壹場大洗牌!如果把全球2.64億大學生組成壹個國家,它將是世界上人口第伍大國。

而且,也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壹。

自2000年以來,全球大學生人數翻了壹倍多,而跨國留學的人數更是暴增近3倍接近700萬。

在AI、互聯網等技術的推動下,全球高等教育的連接越來越緊密。

但是連接的方式和格局正在被重塑。

壹方面,富裕的西方國家不再是主要的留學目的地,很多留學生(专题)開始另尋他國求學。

另壹方面,高教准入擴大也引發了對教育質量和學歷價值的擔憂。

這種變化對科學領域的影響尤為關鍵。

波士頓(专题)學院高教研究者Chris Glass擔心它將威脅到全球科學體系的發展基礎。

全球高教的「大眾化」時代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大學生之國」的人數激增。

人們通常用「毛入學率」(GER,Gross Enrolment Ratio)來衡量壹國的高等教育普及度。

GER指高等教育在校生數與高等教育適齡人口數之比。

由於許多大學生屬於非傳統年齡群體,所以有時這壹比例會超過100%。

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高等教育迎來了「大眾化」的浪潮,在西歐和北美,高等教育如今已是「標配」。

這些地區的毛入學率從2000年的61%增長到2024年的80%。



全球高等教育增長趨勢

但近年來,中歐國家後來居上,從42%躍升至87%。亞洲、拉美國家逐步趕上:

2000—2023 年,東亞與東南亞的GER由15%升至62%;

拉美與加勒比由23%升至58%;

印度(专题)在2021—2022學年的GER為28%,目標是在2035年達到50%;


全球平均水平從2000年的19%提升至2024年的44%。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也在奮力直追。

撒哈拉以南非洲到2021年的GER僅為9%,雖高於2000年的4%,但仍遠落後於其他地區。

該地區也是全球唯壹在高等教育階段女性入學率仍低於男性的地區——每 100名男生對應約76名女生。

對於高等教育落後的地區,資金是最大難題。

肯尼亞的非洲高教國際化網絡負責人James Jowi稱大多數年輕人根本負擔不起大學學費。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帶來的也不完全是積極影響。

它抬高了求職門檻,使碩士、博士等高學歷更加普遍,由此引發「學歷貶值」的問題。

歐洲國際教育協會研究總監Laura Rumbley認為教育應當為人們開門,而不是關上門,要避免高等教育變成「對個人和社會的死胡同」。

不出國也能留學,跨國教育另辟蹊徑「大學生之國」不斷增長,推動了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趨勢。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上壹頁1234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全球首顆!復旦大學創新存儲芯片登上Nature頂刊 Nature重磅:高果糖飲食,影響大腦發育
    Nature發文:DeepSeek讓科學家興奮不已 牛津宣布「腦腐」時代來了 權威期刊Nature下場
    AI專業哪家強?Nature發布2024 AI專業美本排名 NATURE子刊:中國大學肆年,學生能力全面下降
    中留學生論文登Nature 大模型對人類可靠性降低 驚曝Nature論文被天價賣出 商家賺上億作者0收入
    頂刊Nature首次遭遇罷工,顏寧潘建偉等簽名聲援 無人機蓋房 半小時蓋2米可上火星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