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揭:中國讓全球"上癮"戰略 就從這家大廠開始
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稀土生產與提煉國;1992年,中共第贰代領導人鄧小平指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將發展稀土供應鏈訂為國家戰略。33年後,中國獨霸全球稀土產業鏈,美國則只剩壹家稀土工廠。美國媒體解密,中國以低價讓全球“上癮”進而獨占稀土市場,就從迫使美國通用汽車旗下稀土廠遷到中國開始。

中共第贰代領導人鄧小平喊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將發展稀土供應鏈訂為國家戰略。合成畫面。背景為中國江西稀土礦場。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擅打價格戰,只要美國壹發展稀土產業,就以低價傾銷,讓美國的稀土產業被迫遷往中國或出售,否則只能倒閉出場。1995年,中國並購美國第壹大車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旗下的Magnequench稀土磁鐵業務。幾年後,就以虧損為由,關閉所有美國廠並遷至中國。
就這樣,美國的稀土工廠壹家壹家的倒閉;中國則以舉國之力,全力投入建構稀土供應鏈,直到今天占領稀土提煉超過90%市場,其中攸關科技發展的“重稀土”更超過95%。

稀土成品。路透社
中國寧可犧牲短期利潤
中國占領全球超過90%的稀土市場,帳面上的獲利卻是不成比例的低。根據中國政府官方數據,中國稀土龍頭企業“北方稀土集團”2024年的獲利僅為10.04億元人民幣,甚至比台灣的中型企業還低。
也就是中國采取低價策略,寧可犧牲短期利潤,也要強化全球客戶的“黏著度”。當美國等其他國家的競爭者都不堪虧損退出市場,全球客戶也“習慣”了中國的低價稀土,中國已經稱霸全球稀土市場,並建立好又深又寬的提煉工廠護城河。
中央社報導,中國再祭稀土出口限制成為川習會主要議題。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30年前推動稀土戰略,美國冶煉廠和技術1990年代陸續遷至中國,中資並購通用汽車旗下稀土磁鐵業務後,關閉所有美國廠;過去20年間,美國試圖恢復生產,但難敵中國價格競爭。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1991年,
中共第贰代領導人鄧小平喊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將發展稀土供應鏈訂為國家戰略。合成畫面。背景為中國江西稀土礦場。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擅打價格戰,只要美國壹發展稀土產業,就以低價傾銷,讓美國的稀土產業被迫遷往中國或出售,否則只能倒閉出場。1995年,中國並購美國第壹大車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旗下的Magnequench稀土磁鐵業務。幾年後,就以虧損為由,關閉所有美國廠並遷至中國。
就這樣,美國的稀土工廠壹家壹家的倒閉;中國則以舉國之力,全力投入建構稀土供應鏈,直到今天占領稀土提煉超過90%市場,其中攸關科技發展的“重稀土”更超過95%。

稀土成品。路透社
中國寧可犧牲短期利潤
中國占領全球超過90%的稀土市場,帳面上的獲利卻是不成比例的低。根據中國政府官方數據,中國稀土龍頭企業“北方稀土集團”2024年的獲利僅為10.04億元人民幣,甚至比台灣的中型企業還低。
也就是中國采取低價策略,寧可犧牲短期利潤,也要強化全球客戶的“黏著度”。當美國等其他國家的競爭者都不堪虧損退出市場,全球客戶也“習慣”了中國的低價稀土,中國已經稱霸全球稀土市場,並建立好又深又寬的提煉工廠護城河。
中央社報導,中國再祭稀土出口限制成為川習會主要議題。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30年前推動稀土戰略,美國冶煉廠和技術1990年代陸續遷至中國,中資並購通用汽車旗下稀土磁鐵業務後,關閉所有美國廠;過去20年間,美國試圖恢復生產,但難敵中國價格競爭。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