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成真!中國科學家揭開"壹葉壹世界"世紀之謎

單個體細胞如何發育成完整植株?現實中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其背後的機制卻是困擾科學界壹個多世紀的難題。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近日在線發表中國科學家的科研成果,山東農業大學研究團隊首次揭秘單個體細胞如何“變”完整植株。破解“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分子機制為何這麼難?這壹研究成果會給植物育種與保護以及生物細胞的未來研究帶來哪些積極影響?我們請中國科學院西南生物多樣性中心生物學博士劉耀文來說壹說。




(1)植物細胞獨有的特殊技能養過花花草草的人壹定非常熟悉,植物其實很容易移植,有時甚至無需種子或者整株移植,只需要剪下壹根枝條、壹片葉子插到土裡,就可以使其發育成壹株完整的植物。這雖然是存在於自然界的壹種正常現象,但並不簡單,比如人就做不到。而植物受到創傷或者離體培養時,會形成壹種特有的薄壁細胞團,專業術語為“愈傷組織”,具有很強大的修復和再生能力。

事實上,植物的這壹特殊技能很早就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1902年,德國植物學家哈伯蘭特提出“植物細胞全能性”的概念來描述這種現象,即植物在已經分化(指細胞發育成不同類型、承擔特定功能的穩定性差異現象)結束後,可以脫分化使其恢復到類似於受精卵這樣的全能幹細胞,再進壹步發育為完整植株。哈伯蘭特甚至預言,這種現象適用於植物的每壹個細胞。為了驗證這個觀點,無數科學家先後開展了研究,比如,用番茄根尖培育出愈傷組織;離體培養菟絲子的莖尖,然後在試管中形成了開花植株等,主要聚焦於植物部位的培養。直到1958年,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利用成熟胡蘿卜韌皮部的細胞,首次成功培育出完整的植株並且使其順利開花結果,這才證實了哈伯蘭特當年關於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的預言。

不過,為什麼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動物細胞卻基本沒有呢?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秘密?2005年,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發布了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其中“單個體細胞如何發育成完整植株”被視為最重要的25個科學問題之壹。17年後,這個困擾著無數科學家的問題依然沒有找到答案,於是《科學》雜志2022年再度發布125個最前沿科學問題時,仍然將其列入其中,且問題更加尖銳:為什麼只有壹些細胞會變成其他細胞?

揭秘“植物細胞全能性”很難,不僅需要更加完善的顯微技術來追蹤細胞發育的過程,還要用先進的分子技術來探究這個過程中分子變化背後的秘密。

如今,這道難題等來了中國科學家的答案。我國山東農業大學的張憲省和蘇英華教授研究團隊首次完整揭示了單個植物體細胞如何通過基因重編程,最終發育為完整植株的全過程。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登上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該成果不僅破解了“植物細胞全能性”分子機制之謎,也為作物遺傳改良與高效再生提供了全新理論支撐。

(2)首次“看見”單個細胞分裂全程


我國科學家首先選擇了經典的模式生物(指為研究生命現象普遍規律而選定的物種,具有易於實驗操作、遺傳背景清晰等特點)擬南芥作為研究對象。擬南芥無論是基因組構建、遺傳分析還是細胞研究都擁有成熟的研究體系,可以讓整個研究易於操作、結果容易展現。

其次是基因操作。植物細胞不能自然地逆分化重新發育,所以傳統研究讓植物細胞恢復全能性往往需要用外源激素或者特定的轉錄因子來激活。前期研究表明,有壹種特殊的轉錄調控因子LEC2(子葉調控因子2)會在胚胎發育的特定時期活躍,能夠啟動胚胎程序。為了啟動這個因子,研究人員構建了雌贰醇誘導型LEC2表達系統(LEC2-iOX),當培養擬南芥細胞的時候,只要在培養基裡加入雌贰醇,就可以激活LEC2的表達。研究人員選擇了壹種按常規會發育成氣孔組織的分生組織母細胞,把其放到培養基裡,加入雌贰醇,然後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在高倍視野下進行觀察。

於是,壹場奇妙的微觀之旅在顯微鏡下開始了。當雌贰醇啟動LEC2表達之後,壹個表皮細胞偏離了既定的分化路線,它不再進壹步分化,而是選擇了分裂,先是對稱分裂為兩個大小基本壹致的子細胞,其中壹個子細胞再進行壹次不對稱分裂,形成了壹個叁細胞結構。這個過程不像傳統的激素誘導細胞形成隨意的愈傷組織,而是像受精卵壹樣從頭開始整個生命過程。隨後,這個叁細胞結構從球形胚、心形胚,最終發育成具有完整結構的體細胞胚。接下來,體細胞胚順利開始分化,直至長成壹個發育完整的植株,並且可以開花結果。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上壹頁12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科學家發現mRNA疫苗意外抗癌效應 接種長壽 加國天價計劃截胡頂尖科學家,25人棄美回多倫多
    媒體報道稱楊振寧是"華裔"科學家,對嗎?  (1條評論) 科學家發現:我們腦子裡已都是微塑料了
    路透社:科學家距離證實暗物質的存在更近壹步 英國《新科學家》:怎樣運動能健康活到100歲?
    科學家發現白發竟是身體的抗癌保護機制 外星人為啥還沒來? NASA科學家解釋原因
    80歲擁有50歲的大腦,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不再是猜測 科學家首度拍下"搖尾巴"黑洞對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