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值得怀念与追忆,就像造就与宽容他的时代一样

还是要纪念杨振宁先生,就像还是要正视诺奖。


杨振宁先生去世了。

在确认他去世的官方消息发布之前,其实坊间已经传出了他去世的消息,但随后就被一些消息源“辟谣”,正在公共舆论将传播消息者扣上“以讹传讹”乃至“别有用心”的帽子前,官方消息发布又证实了这个信息。

我觉得这段插曲还是蛮值得一说的,因为这场小风波其实显示了我们社会对坊间的传言信息正抱有一种越来越不宽容的态度,其实对于这样一个百岁老科学家的生死消息,至少我品不出传播它的人有什么“别有用心”的意思,民众不是官方,没有那么强大的新闻调查核实能力,权威媒体抱核查、辟谣的态度则可,说传播转发者是别有用心,搞诛心之论则不必。

给此类民间消息的传播多少留一点空间,有利于减缓“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这样的观感,也不会让大众陷入闭目塞听、只能一切信息都“等通知”的被动、闭塞困境。

一点闲话,点到为止,说完了。我们正式聊聊杨振宁先生。

我觉得杨振宁先生是值得尊敬的,无论你把他当作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曾经的美籍华人。

正好这两天又是诺贝尔奖颁奖季,我们的东邻日本一炮双响,又有两名学者荣获诺奖,这大大刺激了很多国人的神经,很多人干脆提出了所谓“诺奖无用论”“诺奖刻意歧视中国论”等等论调。我刚看到六神磊磊老师写了一篇雄文,说诺奖到底是好是坏这件事,咱能不能提前说好了再讨论?别一得诺奖就大张旗鼓地庆祝宣传,得不到诺奖就说诺奖无用,显得我们好像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很玩不起一样。

当然后面半段是我替六神老师总结的,他说的大约是这个意思吧。

其实,六神老师说的挺在理的,但中国人对诺奖的态度,我觉得很早就应该是有定论了——从我们当年大张旗鼓的迎回杨振宁先生开始就有定论了。

其实仔细想想很奇怪。杨振宁先生,他当年的主要研究是和恩师费米指导下与同学李政道一起在芝加哥大学搞的,搞出来的科技研究成果也优先应用于美国,拿诺贝尔奖后加入了美国籍,如果放在某特殊年代或现如今网络上某些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人的视角下去解读这件事,杨李二人是正儿八经的“给美帝国主义输送炮弹”、乃至“为虎作伥”,一顶汉奸、卖国贼的帽子估计就是跑不了。

但幸运的是,在我们赢回杨振宁先生的那段时期,我们几乎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为什么?因为当时中国的主流舆论场还懂一个普遍的常识——想杨振宁、李政道所研究的这种高端自然科学,他们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全人类的财富,而不独利于某个国家和民族。

这一点,其实诺贝尔在他当年设奖的那份遗嘱当中就谈的非常清楚——诺贝尔再三强调他用遗产创设的这个奖项,是不论获奖人的国籍、民族、和获奖人的贡献所优先有利于的国家的,“我明确希望在颁奖时不考虑国籍,而是将奖项授予最有价值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是斯堪的纳维亚人。”


也正是这种“世界主义”的眼光,才让诺贝尔奖走出了曾经强盛但后来退出列强争霸的“北欧雄狮”瑞典,成为一个影响世界的国际性奖项。

与这份眼光与胸怀相比,不得不说,很多今人计较或者鄙视诺奖的初中就很可笑——他们似乎只把诺贝尔奖(当然,仅限于诺贝尔自然学科的奖项)当作了一个衡量各国科技竞赛的指标,某国科学家多拿了几个诺奖,似乎这个国家就要掌握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转过头来修好“坚船利炮”制霸全球了。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诺贝尔本人虽然靠军工发财,但他晚年却极度厌恶将科学用于军工,他的祖国瑞典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诞生了诺贝尔这样一个让人类告别火药时代、进入真正的炸药时代的伟大科学家,却并没有因此穷兵黩武、地图开疆,反倒是让毗邻的德国吃到了那一波红利,在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对瑞典隐隐构成了威胁。

所以得多少诺贝尔奖真的跟军工、跟称霸、跟争衡四海,乃至跟其实自己的权益都不敢维护,却天天幻想着祖国强大以后“骑在洋人头上拉屎”的你没有那么必然的利害关系。越是献身基础科学的学者,越是在为全人类工作,这是诺贝尔奖的初衷和目的。

所以我们尊敬和纪念杨振宁先生,首先是应该把他作为一个为全人类做过贡献的科学研究者去感谢他。

就像诺贝尔强调:“我明确希望在颁奖时不考虑国籍,而是将奖项授予最有价值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一个大度的中国人,也应该在纪念杨振宁时“明确的不考虑他授奖时的国籍,无论他是不是中国人。”因为他的贡献是给全世界的,我们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应该感谢他。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纽约时报:特朗普正把我们拉到和他一样低的水平 中国人只要"25万移民日本"的时代, 结束了
    南京版《人世间》唤醒时代记忆 重磅信号来了,中国三低时代来临
    与杨振宁生活在一个时代,既是幸运,也是悲哀  (1条评论) 友人追忆杨振宁:他没能二度获诺奖是一个遗憾
    剧版"燃冬"?全员狠人的《命悬一生》值得一看! 值得收藏:人生下半场 停止对自己做这12件事
    赢了和平,输了发型?川普因秃头照怒斥《时代》 "存量厮杀"时代 北京写字楼抛各种优惠保"续租"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