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榮耀》改編引爭議,導演撒了"謊",對比真實歷史太扎心
前言
《沉默的榮耀》壹路追到現在,最難過都就是昨天晚上。
開了個超點看大結局,全網觀眾也都在實時關注,收視率峰值沖到4.1%。

看完之後,網友們都在網上哭成了壹片,覺都沒睡好。
明明知道吳石、朱楓這些英雄的結局,為啥還有那麼多人邊哭邊追?

其中,導演在最後兩集藏的那些“美顏濾鏡”引起了觀眾們的熱議。

這到底是對歷史的背叛?還是導演專門給觀眾的安慰?

壹、刑場前的“體面”:導演加的叁層濾鏡
最後那場戲,於和偉演的吳石穿著筆挺的軍裝,領口連個褶皺都沒有。

鏡頭掃過他的臉,僅有眼睛是腫的,臉上雖然有胡茬,但皮膚幹淨得不像完全不像剛從牢裡出來的人。

吳越演的朱楓更絕,囚服居然是淺色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連壹根碎發都沒亂。

你注意到沒?
肆個人走向刑場時,陽光從他們背後照過來,把影子拉得老長。
導演特意用了逆光拍攝,每個人的輪廓都鑲著壹層金邊。

現實中1950年6月10日那天,台北馬場町是陰天,可劇裡硬是拍出了“向光而行”的感覺。
最戳人的是他們的表情。
吳石嘴角微微上揚,朱楓甚至輕輕點頭。

歷史檔案裡記載,他們赴死時確實很鎮定,但絕對沒笑。
有觀眾說這是“強行煽情”,可網友卻直言道:視死如歸,可謂英雄。

吳石歷史原型照片
贰、幹淨的囚服與帶血的金子:劇中劇外兩重天地
劇中朱楓吞金那場戲,吳越把金子放在嘴裡慢慢嚼,就算嚼不動,吞也得吞下去。
鏡頭給了特寫,金鐲子邊緣都磨圓了。

可真實的朱楓,吞的是沒打磨過的金條,法醫報告裡寫著“食道多處劃傷”。

道具組後來采訪說,特意把道具金子磨得光滑,“怕觀眾看著太疼”。
再看吳石,他在牢房裡還能泡茶喝,茶杯是白瓷的,連個缺口都沒有。

但根據《吳石案解密檔案》,他被捕後用的是搪瓷碗,邊緣早就磕壞了。

導演楊亞洲解釋:“我們想讓觀眾看到他們靈魂的幹淨,而不是身體的痛苦。”

對比最強烈的是行刑前的鏡頭。
劇裡肆個人並排站著,間距均勻得像排練過。
可台北馬場町紀念公園保存的照片顯示,真實的刑場混亂不堪,連站都站不穩。

刑場場景劇照
這種“刻意的整齊”,讓好多觀眾破防。
叁、舟山解放的消息:最溫柔的“謊言”
大結局有個細節,吳石臨刑前突然聽到廣播說“舟山解放了”,他笑著說“我們贏了”。
查史料才發現,舟山群島是1950年5月解放的,他們犧牲是6月,這個時間差導演不可能不知道。

舟山解放歷史照片
為什麼要加這段?
總編劇盧敏說:“想給英雄們壹個念想。”就像朱楓最後摸了摸袖口,那裡藏著女兒的照片。

可是真實的朱楓根本沒帶照片,這壹段是劇組為了讓人物更立體加的戲。
有觀眾較真說這是“篡改歷史”,但更多人表示理解。

就像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的銘文寫的:“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垂不朽。”
有時候,善意的藝術加工,反而能讓更多人記住歷史。

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
肆、從屏幕到墓園:觀眾用鮮花回應溫柔
這幾天北京福田公墓火了,吳石墓前擺了5米長的鮮花牆。

吳石墓鮮花牆
有人放了東風5C導彈的照片,還有人留言“吳石將軍,現在咱有航母了”。
工作人員說平時壹天也就拾幾束花,現在壹上午就兩百多束。
如今電視劇大結局,演員於和偉在為英雄吳石將軍獻花,兩人目光交匯,仿佛看見了使命的傳承。

就連台北馬場町紀念公園,也有台灣網友自發獻花。

國台辦發言人也在采訪中主動提到這部劇,說“兩岸同胞同根同源”。

相信大家能夠感覺到,《沉默的榮耀》的播出,喚醒了所有的中國人記憶。
就像導演楊亞洲在訪談中說的,這部劇的現實意義就是填補了歷史空白。

種種行動,這不就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嗎?
結語
《沉默的榮耀》用“美顏濾鏡”講了個殘酷的故事。

就像網友說的“歷史是骨,藝術是肉”。
那些幹淨的囚服、溫柔的微笑,不是對歷史的背叛,而是讓英雄們在我們心裡“活”得更久壹點。
你覺得這種改編合適嗎?評論區聊聊。

信息來源:
1. 北京青年報《吳石墓前鮮花牆長5米 市民自發悼念隱蔽戰線英雄》
2. 俠客島《舟山解放時間線考證:1950年5月19日國民黨撤軍》
3. 人民網《解密:吳石情報挽救3000人 華東局檔案首次公開》
4. 新華網《台北馬場町紀念公園現大陸游客 獻花緬懷吳石朱楓》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