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同样14亿人 为何中国满世界买粮 印度大量出口

14亿人口,两个亚洲大国,一个手里攥着粮票满世界采购,一个却敞开粮仓四处卖货,中国进口粮食,印度出口粮食,这一出“买家”与“卖家”的戏码,在全球粮食市场上演得风生水起。


但要是真把饭碗端到嘴边细看,你会发现,中国买粮不是没粮,印度卖粮却不是吃饱,背后这笔“饭账”,藏着的是两国对农业、经济、安全的不同算盘。

粮食全球化的牌桌上,中国换了打法

先说说这盘全球粮食贸易的大棋局,2025年了,川普又回了白宫,嘴上不饶人,关税照旧加,这一轮关税风暴,直接砸向农产品市场,尤其是大豆。

美国本来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供货商,结果一夜变天,中国干脆换了座位,不再从美国下单,转身投向巴西、阿根廷。

这波操作看似被动,实则主动,中国没硬扛美国的“农产品牌”,而是通过跟南美签长期采购协议,一边保供应,一边也顺带“扶一把”南美经济,商务部的数据一目了然,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南美进口的大豆同比增长36%,其中巴西占了将近七成。

南美的农场主笑开了花,美国中西部的农民却在抱怨“失去最大买家”。



但别误会,中国这不是“买不起自己种”,而是“精打细算”,中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6.5亿吨,人人头上分下来,还远超国际粮食安全线。

买进来的,并不是老百姓吃的米面,而是“结构性粮食”,比如大豆、玉米,用来给猪牛羊做饲料,或者搞工业深加工。

为什么要进口这些?因为种这些东西,地耗得多,水喝得凶,产值还不高,中国选择把土地资源留给更高效的作物,把进口当成资源配置的“调节阀”,简单说,进口大豆,是为了吃更多肉,不是因为缺饭吃。

同时,中国还搞了个“差异化进口战略”,一边从五湖四海找供应商,避免被单一国家“卡脖子”,一边在海外投资农业基础设施,把供应链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这几年,中国和巴西、阿根廷的合作已经从买卖关系变成了“绑定关系”,连港口、铁路都投了资金,进口是买,储备是防,背后是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系统工程。


而这套策略的效果也不光体现在国内,全球粮食市场因此悄然生变,南美出口激增,美国库存积压,印度出口政策一会限一会放,全世界的粮价都跟着震荡,国际组织如粮农组织、世贸组织也开始重新评估粮食治理机制。

而中国的策略显然更像是“稳住阵脚”,不仅保了自己一口饭,还让全球粮食市场少了点火药味。

印度出口大户,饥饿却还在家门口

再看印度这边,数据挺唬人,2024年,印度大米出口占了全球市场的40%,远远甩开泰国越南

但这背后藏着个悖论,出口都快包圆了,国内却还有一大批人吃不饱,联合国的2024年全球饥饿指数,印度排名全球倒数前十,营养不良率超过16%,儿童消瘦率全球第一。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印度又赢了! 中媒破防 : 我们明明 6 : 1 印度首富夫人秀6130万全球最贵爱马仕包 闪爆派对
    施压印度后,美国又将目标对准日本 加拿大为何此时在锡克教问题上对印度让步?
    特朗普宣布一个大消息,印度人都不敢相信 印度转向?川普:莫迪保证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谷歌将斥资150亿美元在印度建AI枢纽 印度女记者这次占据了塔利班外长记者会前排
    印度女医学生遭轮奸 部长:为何深夜外出? 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溅落印度洋,马斯克现身直播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