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我們腦子裡已都是微塑料了
健康的影響。
隨著鹼水的注入,瓶中的壹小片人腦組織開始溶解。接下來的幾天裡,腐蝕性化學物質將分解掉這些神經元和血管,留下壹種可怖的漿液,裡面有幾千個微小的塑料顆粒。
毒理學家Matthew Campen壹直在用這種方法來分離和追蹤人類腎髒、肝髒、尤其是大腦中的微塑料,以及相應的更小的納米塑料。供職於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Campen估計,從壹個捐獻的人類大腦中他能分離出約10克塑料,大概和壹支新蠟筆壹樣重。
科學家們找到哪裡,哪裡就有微塑料:偏遠的島嶼上、南極洲的新雪中、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在食物、水,和我們呼吸的空氣中。而Campen等科學家還發現人體裡也到處都是它們。
檢測到其存在只是第壹步。准確評估這些塑料在人體內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它們是否有害,這要困難得多。這是因為“微塑料”並非壹種單壹物質。它們的尺寸、形狀和化學成分各異,每壹種都可能對細胞和組織造成不同的影響。
這就到了Campen的灰白泥漿上場的時候。盡管微塑料無處不在,但很難確定人們實際接觸到的微塑料是哪些、人們如何接觸到它們、以及哪些微塑料顆粒會進入身體的角角落落。Campen從屍體中收集到的微塑料樣本可用於檢測活組織對人體實際攜帶的各種微塑料的反應。
“雖然聽起來有點變態,要搞到好用又重要的微塑料,我能想到的好辦法就是弄到整個人腦然後分解掉它。”Campen說。
當今世界迫切需要這方面數據。例如,食品中的微塑料被德國消費者評為2023年度他們至為憂慮的環境健康問題。另有壹項全球性條約致力於限制塑料產量,而圍繞這壹條約展開的多場談判正在進行中。研究成果緩慢湧現,受制於研究方法的不足、可能造成污染的風險、以及不同領域科學家之間缺乏合作。“目前還沒有指南,沒有標准操作程序的手冊。”美國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癌症研究者Kathleen Egan說。“我們只能壹邊研究壹邊補充,這是壹個過程。”
但有跡象表明科學家們正在解決這些問題,且該領域亦日臻成熟。壹些研究人員致力於開發非常規方法並組建跨學科研究者團隊,Campen 是其中之壹。他們正與時間賽跑。塑料的生產歷史不足百年,但其產量年年攀升。這種材料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才能被降解,這壹過程會產生數萬億的微塑料。
“到處都是微塑料。”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環境化學家Bart Koelmans說道,“我們無從逃避。”
塑料堆積
挪威科技大學的生物學家Martin Wagner說,“微塑料”這壹概念早在贰拾年前就已被提出。但直至近拾年間,研究者們才從對自然環境中和動物體內的微塑料的研究,逐漸轉為研究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這是壹個年輕的領域。”他說。
Campen團隊的結論不樂觀:根據該團隊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研究結果,近年來隨著塑料產量的急劇增加,人體大腦、肝髒和腎髒中的微塑料濃度也同步激升[1]。平均而言,2024年的人類大腦樣本中的微塑料含量比2016年高出約50%。而且人類大腦樣本中的微塑料含量是其肝髒和腎髒樣本的30倍以上。
發表於今年1月的另壹項研究[2]則可能提供了有關微塑料體內聚集方式的線索。研究人員在小鼠的飲水中摻入微塑料,並追蹤這些顆粒在小鼠體內的移動情況。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塑料會被免疫細胞吞噬,並堆積於大腦內的小血管中,進而造成這些血管的阻塞。
塑料對人體器官所造成的影響正在得到集中研究。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向人類組織樣本所添加的微塑料,可造成組織樣本中出現細胞死亡、免疫反應和組織損傷等。另有數百項研究將動物(主要是壹些水生動物)暴露於微塑料中,發現這些微塑料顆粒會堵塞這些動物的腸道或損害其繁殖能力。基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們懷疑這些顆粒可能與人類的癌症[3]、心髒病[4]和腎髒病[5]、阿爾茨海默病[6]或生殖問題[7]有關。
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微塑料能直接損害人類健康,現有數據僅提示贰者之間存在關聯。發表於2024年3月的壹項頗具裡程碑意義的研究[4]顯示,在約250名接受心髒手術的患者中,近60%的人主動脈中存在微塑料或納米塑料。這些患者在術後叁年內心髒病發作、中風或死亡的可能性,是動脈中無塑料者的4.5倍。
但是正如該研究的作者所承認的,人體內是否存在塑料可能與影響健康的其他因素相關,例如飲食習慣或社會經濟地位。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塑料已經滲透到了地球上的每壹個角落,包括你的肺、腎和其他易感器官。科學家們正在積極探究其對人類隨著鹼水的注入,瓶中的壹小片人腦組織開始溶解。接下來的幾天裡,腐蝕性化學物質將分解掉這些神經元和血管,留下壹種可怖的漿液,裡面有幾千個微小的塑料顆粒。
毒理學家Matthew Campen壹直在用這種方法來分離和追蹤人類腎髒、肝髒、尤其是大腦中的微塑料,以及相應的更小的納米塑料。供職於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Campen估計,從壹個捐獻的人類大腦中他能分離出約10克塑料,大概和壹支新蠟筆壹樣重。
科學家們找到哪裡,哪裡就有微塑料:偏遠的島嶼上、南極洲的新雪中、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在食物、水,和我們呼吸的空氣中。而Campen等科學家還發現人體裡也到處都是它們。
檢測到其存在只是第壹步。准確評估這些塑料在人體內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它們是否有害,這要困難得多。這是因為“微塑料”並非壹種單壹物質。它們的尺寸、形狀和化學成分各異,每壹種都可能對細胞和組織造成不同的影響。
這就到了Campen的灰白泥漿上場的時候。盡管微塑料無處不在,但很難確定人們實際接觸到的微塑料是哪些、人們如何接觸到它們、以及哪些微塑料顆粒會進入身體的角角落落。Campen從屍體中收集到的微塑料樣本可用於檢測活組織對人體實際攜帶的各種微塑料的反應。
“雖然聽起來有點變態,要搞到好用又重要的微塑料,我能想到的好辦法就是弄到整個人腦然後分解掉它。”Campen說。
當今世界迫切需要這方面數據。例如,食品中的微塑料被德國消費者評為2023年度他們至為憂慮的環境健康問題。另有壹項全球性條約致力於限制塑料產量,而圍繞這壹條約展開的多場談判正在進行中。研究成果緩慢湧現,受制於研究方法的不足、可能造成污染的風險、以及不同領域科學家之間缺乏合作。“目前還沒有指南,沒有標准操作程序的手冊。”美國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癌症研究者Kathleen Egan說。“我們只能壹邊研究壹邊補充,這是壹個過程。”
但有跡象表明科學家們正在解決這些問題,且該領域亦日臻成熟。壹些研究人員致力於開發非常規方法並組建跨學科研究者團隊,Campen 是其中之壹。他們正與時間賽跑。塑料的生產歷史不足百年,但其產量年年攀升。這種材料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才能被降解,這壹過程會產生數萬億的微塑料。
“到處都是微塑料。”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環境化學家Bart Koelmans說道,“我們無從逃避。”
塑料堆積
挪威科技大學的生物學家Martin Wagner說,“微塑料”這壹概念早在贰拾年前就已被提出。但直至近拾年間,研究者們才從對自然環境中和動物體內的微塑料的研究,逐漸轉為研究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這是壹個年輕的領域。”他說。
Campen團隊的結論不樂觀:根據該團隊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研究結果,近年來隨著塑料產量的急劇增加,人體大腦、肝髒和腎髒中的微塑料濃度也同步激升[1]。平均而言,2024年的人類大腦樣本中的微塑料含量比2016年高出約50%。而且人類大腦樣本中的微塑料含量是其肝髒和腎髒樣本的30倍以上。
發表於今年1月的另壹項研究[2]則可能提供了有關微塑料體內聚集方式的線索。研究人員在小鼠的飲水中摻入微塑料,並追蹤這些顆粒在小鼠體內的移動情況。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塑料會被免疫細胞吞噬,並堆積於大腦內的小血管中,進而造成這些血管的阻塞。
塑料對人體器官所造成的影響正在得到集中研究。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向人類組織樣本所添加的微塑料,可造成組織樣本中出現細胞死亡、免疫反應和組織損傷等。另有數百項研究將動物(主要是壹些水生動物)暴露於微塑料中,發現這些微塑料顆粒會堵塞這些動物的腸道或損害其繁殖能力。基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們懷疑這些顆粒可能與人類的癌症[3]、心髒病[4]和腎髒病[5]、阿爾茨海默病[6]或生殖問題[7]有關。
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微塑料能直接損害人類健康,現有數據僅提示贰者之間存在關聯。發表於2024年3月的壹項頗具裡程碑意義的研究[4]顯示,在約250名接受心髒手術的患者中,近60%的人主動脈中存在微塑料或納米塑料。這些患者在術後叁年內心髒病發作、中風或死亡的可能性,是動脈中無塑料者的4.5倍。
但是正如該研究的作者所承認的,人體內是否存在塑料可能與影響健康的其他因素相關,例如飲食習慣或社會經濟地位。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