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临精神困境,内心空洞麻木与孤独,虚无感

韩剧《我的解放日志》中,女主角有一段这样的自白:“一整天二十四小时之中,大概只有一两个小时,我稍微觉得自己‘还可以’——不是快乐,就只是‘还可以’。”


“剩下的时间,我都在硬撑。每天重复吃睡睡吃,不明白为什么时间如此虚长而空洞。”“仿佛把八十载人生压缩成八年快速度过也无所谓。什么都不做,却依然觉得疲惫。”“所有人不都正步向死亡吗?我不懂大家为什么能够如此振奋。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被困在什么地方,”“但我真的很想走出去,希望人生能够真正幸福、真正快乐。”

这种“虚无感”,或许正是当代许多年轻人共同面对的核心问题——在物质丰足之中,反而陷入精神上的贫瘠与苍白,日复一日自我消耗:

“我该做什么?人生该往哪里去?为什么我总是迷失方向?”我们循环于学习、工作、消费、刷手机与睡眠之间,仿佛陷入某种看不见出口的循环。

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许倬云也曾表示:“今天全球性的危机,是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从心理学视角看,这种状态可被理解为一种“空心病”——源于价值感缺失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它的核心症状是:内心空洞、情绪麻木、深层次孤独、意义感匮乏。生活看似运转正常,却常感觉“没什么意思”、“好无聊”、“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是机械地被流程推着往前走;随之而来的,是习惯性拖延、逃避问题与现实,以消极的方式填补内心的虚无。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人生变得“有意义”?或者说,怎样才算“不枉此生”?

▍被“意义感”绑架的现代人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寻求生命意义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动机——而这个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且未知的。

但也正因如此,“追求意义”在指引我们的同时,也可能异化成一种思想枷锁。

一位博主曾这样比喻:“我爱读人物传记,因为翻到第10页时,年轻的主角根本不会知道,在第389页自己将取得何等成就。”“而当翻到453页功成名就之后,再回看第60页的那场危机——当时他觉得这次肯定熬不过去了。”

只有在书中,我们才拥有“上帝视角”,清晰看到一个人的高光与低谷何时出现,并对整个人生有完全的把握。

但回到现实,没有人能预知自己未来的走向、成败或转折。

于是,我们常以过度追求的“意义感”绑架自我,认为常规的“读书-工作-结婚-生子”模式是空虚、乏味甚至失败的,认为必须追求某种独特或卓越的目标才叫活得有价值。

然而,这条由无数前人实践走出的人生路径,未必意味着空虚——它也可以带来充实与安稳。

许多人觉得自己“被社会推着走”、“没有选择权”,从而生出存在性焦虑,感到人生无意义。

但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是否真的愿意偏离这条轨道,去冒险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

▍关键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承担责任

创造意义感,关键并不在于目标多么宏大,也不在于如何执行,而在于我们是否准备好——承担责任。


人是自由的,社会也是多元的。有人通过赚钱获取意义,有人借助爱好体验满足,也有人从“躺平”中感到自在。

但做出选择就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必然伴随着代价。

很多人长期困于“无意义感”,却迟迟不愿行动,一部分是因为惰性,另一部分是因为不愿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我曾有一位朋友站在人生岔路口,面临两难选择:她有一份稳定且温饱无忧的工作,清闲却无聊。她不断问朋友:“生活太没劲了,我要不要考研换赛道?”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能接受考研失败、当前工作受影响、未来可能还不如现在——以及所有这些可能带来的损失,那你就可以考。”

一提到责任和代价,大多数人会选择沉默。

我们抱怨人生无意义,却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是不是因为内心深处清楚:“改变”的代价,我们未必承担得起?

▍也许答案不在远方,而在“此时此地”

既然远大目标和梦想暂时无法带给我们意义感,或许我们可以掉转头来,看向当下。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加拿大护照跻身全球最强 超过美国 美国闭门,中国开门:全球人才争夺战打响
    比特币骗局震动全球,幕后大佬竟是... 中国人口将降到6.33亿 成为全球最大挑战
    音乐剧《悲惨世界》何以风靡全球40年、经久不衰? 不是稀土!北京新封杀令 全球这行业陷入恐慌
    韩国财阀千金涉毒被全球通缉 目前住在柬埔寨金边 6天前,全球又见证了一场"郁金香泡沫"的破裂
    西藏"炸山"烟火秀被追责 蔡国强面临赔偿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