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市港婦殺夫] 為殺夫女人辯護的30年:幫助她們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全球婦女峰會正在北京舉行。
76歲的律師徐維華參加過30年前在北京舉辦的第肆次世界婦女大會。這是壹個讓大多數人感到陌生的名字。實際上,在40多年前——那個“家暴”仍被視為“家務事”,更遑論女性主義與個體覺醒的年代,徐維華就已經扎進了中國女性權益最膠著也最復雜的現場。
媒體稱她為“為殺夫女性辯護的人”。她代理的案件,構成了這30年間,女性在家庭暴力和土地權益中所遭遇困境的最真實切片。她曾經提到,“去村裡維權的時候,有人說幾個女人能翻出什麼浪來。我想讓他們看看,我們能掀起什麼樣的巨浪。”如今她告訴我們,自己越來越寄希望於年輕人,“新壹代的女孩們總能在第壹時間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我們記錄下她的故事。畢竟真正的改變,從來不只發生在會場上和宣言裡,更發生在那些“於心不忍”的時刻,和壹次次“掀起巨浪”的庭審中。

庭審中,被告席上的李彥舉起那只缺了壹節中指的左手。
“你舉著不要放下來,給大家看看斷指是怎麼回事。”辯護律師徐維華沉穩而堅定。法庭上原本的喧囂隨即陷入沉默。
這根手指,是被她的丈夫用菜刀砍下的。在經歷了漫長的持續家暴後,她殺了丈夫,被判死刑立即執行。而那截懸在空中的斷指,成了她長期遭受家庭暴力最無可辯駁的證據。
這壹幕發生在2014年11月,成為徐維華叁肆拾年工作中的壹個重要刻度——從近乎無力,到終於能為壹個陷入絕境的生命撬開壹絲生存縫隙。
李彥被改判死緩,不久後,《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
時間倒回1995年,北京。第肆次世界婦女大會上,“家庭暴力”概念的提出,給徐維華帶來了沖擊。彼時,她在全國婦聯工作多年,參與起草了《婦女權益保障法》,“家暴”這個詞,連同它揭示的被“家務事”外衣掩蓋的性別暴力本質,成了她職業生涯的分野。
但現實總是無力。徐維華至今記得1998年代理的壹個案子——壹個河北女孩,在多次被丈夫當作賭資供人強奸後,拿起剪刀反抗,誤殺了丈夫,被判死刑。徐維華為她奔走,電話打到了最高法,但最終也沒能保住女孩的性命。
“特別傷心,也特別生氣。”若幹年後再提到這個案子,她的聲音不自覺地抬高。這是她心裡過不去的壹道坎,也促使她提前退休離開體制,投入反家暴的民間戰場。之後,我們看到了李彥案的轉機,徐維華那句“你舉著不要放下來,給大家看看斷指是怎麼回事”,不僅是律師的法庭策略,更是她凝聚了悲憤和經驗的奮力壹擊。
如今76歲的徐維華仍固定每周去律所值班,接聽求助者來電。她也會奔波在壹線,為被剝奪土地的出嫁女、被提前退休的女性管理者和遭受職場性騷擾或精神控制的女性發聲。
在家休息或出門遛彎時,她會聽穿越、修仙、玄幻小說,自從做了白內障手術後,徐維華的這個習慣已經保留了拾來年。耳機裡是個快意恩仇的世界。聽到公平正義被伸張,她覺得“很解氣,特別爽”,似乎足以消解壹部分現實中的無力。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