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解读TikTok潮流:什么是薰衣草婚姻?

TikTok上的再诠释


快转至数字时代,Z世代创作者在TikTok上以或严肃或戏谑的方式重新诠释“薰衣草婚姻”。标记#薰衣草婚姻(#lavendermarriage)的视频中,用户自我推销为潜在伴侣,抱怨约会市场的混乱,并幻想柏拉图式的家庭幸福。

2024 年 9 月,TikTok创作者罗比·史考特(Robbie Scott)率先掀起风潮,公开征求薰衣草婚姻伴侣。

他在视频中说表示:“我能当你丈夫,能当你妻子,能当你的狗,能当你他X的任何想让我当的角色。你只需要跟我结婚,让我能付得起房贷、水电费和税金,这样就行。你可以随时随地和任何人鬼混,事实上我还鼓励你这么做。”

爱情付不了账单

尽管TikTok这股风潮看似戏谑,却反映出人们看待关系的深刻转变。婚姻并非总得以浪漫爱情为基础。对某些人而言,它是提供实际利益的法律契约——税务减免、医疗保险移民身分,甚至共同抚养权。这与昔日欧洲王室的包办婚姻,乃至某些仍奉行此制的社会,本质上并无二致。

在医疗与住房成本日益高涨的美国,与可信赖的朋友结婚或许能提供稳定。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以情感安全取代浪漫风险,基于共同价值观与目标建立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2017年上映的电影《薰衣草恐慌》重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同性恋公务员的迫害

在某些社会仍是掩护

撇开TikTok潮流不谈,原始形式的薰衣草婚姻,仍为身处同性恋被刑事化或文化禁忌社会中的人们提供庇护。

例如在中国,“形式婚姻”让LGBTQ+伴侣通过合作婚姻协议,既能符合家庭或社会期待,又能私下保留个人性取向。


更广泛而言,薰衣草婚姻也能抵御职场歧视或普遍暴力威胁。

在此背景下,部分批评者认为TikTok将此概念泛化为“带有福利的柏拉图式法律安排”,却淡化了酷儿群体承受的压迫。

社会学家冈索拉斯(Jennifer Gunsaullus)对《时尚》杂志(Cosmopolitan)表示:“薰衣草婚姻的原始概念与酷儿历史及 LGBTQIA+ 群体在压迫性社会结构中挣扎的经历紧密相连。若不承袭这段历史脉络便重新定义,等于抹去这些婚姻存在的真实且往往痛苦的根源。”

专家同时警告这类的婚姻有其情感代价。无论出于保护还是现实考量,在掩藏真实身份的婚姻中生活仍可能带来孤独、怨怼或身份认同冲突。即便是柏拉图式关系中,也必须明确界定双方的期望,以避免误解。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北上广不相信婚姻 县城年轻人却"结疯了" 被离婚数据给惊到了 婚姻正在从变成"风险投资"
    梅婷与李小冉:6年情深,56岁幸福婚姻 妮可基德曼结束19年婚姻 分手原因曝光:感觉被背叛
    移民局突击这州1000家庭 近半涉婚姻诈欺 全美或迎大清洗! 毒杀亲夫!她被揪出"5段婚姻"皆恐怖收场
    女星官宣离婚!看完她的婚姻生活,不淡定了 柯克夫妇浪漫爱情故事和美满婚姻秘诀
    法国女子在迪拜被线上离婚 一条短信就结束婚姻 锋芝菲恋的故事,婚姻本就是一场合作 | 二湘空间  (1条评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