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佬正為"這壹天"做准備? 我們該擔心嗎

“我們已經創造出的技術,讓普通人首次能直接與機器對話,並讓它按照人類的意願行事。這是極為非凡的——是徹底的變革。”


“但令人擔憂的是,我們太容易被大科技公司營造出的人工通用智能故事吸引,而忽略了真正該思考的——如何讓這些技術更好地服務人類。”

現有的人工智能工具都是以海量數據訓練出來的,擅長從中辨識模式——無論是醫學影像中的腫瘤跡象,還是預測句子中下壹個最可能出現的詞。然而,不論它們的回答多麼逼真,人工智能依然不具備“感覺”。

Cognizant的霍賈特說:“有些‘取巧’的方法可以讓大型語言模型(AI聊天機器人的基礎技術)表現得好像它有記憶、能學習,但這些做法都令人不滿意,遠不如人類。”

位於加州的IV.AI公司行政總裁文斯·林奇(Vince Lynch)同樣對關於人工通用智能的誇大說法持保留態度。

他說:“這是很高明的行銷。如果你聲稱自己正在打造史上最聰明的東西,人們自然會想向你付款。”

他補充說:“這不是什麼‘兩年內就能實現’的事。它需要龐大的運算力、極高的人類創造力,還得經歷無數次反復嘗試。”

當被問到是否相信人工通用智能終有壹天會實現時,他沉默了許久,然後說:“我真的不知道。”

沒有意識的智能

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已經超越了人類大腦。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 )工具可以在這壹分鍾成為中世紀歷史專家,下壹分鍾又能解出復雜的數學方程式。

壹些科技公司承認,他們並不總是清楚自家產品為什麼會產生某種回應。Meta公司甚至表示,其AI系統已出現自我改進的跡象。

但歸根究柢,無論機器變得多麼聰明,在生物層面上人類大腦仍占上風——它擁有約860億個神經元和600兆個突觸,遠遠超過人工系統的規模。


人類大腦在互動之間無需停頓,並且會不斷適應新的資訊。

霍賈特說:“如果你告訴壹個人‘在太陽系外的行星上發現了生命’,他會立刻記住這件事,並據此改變自己的世界觀;但對大型語言模型而言,只有當你不斷重復這是事實時,它才會‘知道’這件事。”

“大型語言模型也沒有‘元認知’,也就是說,它並不是真正知道自己知道什麼。而人類似乎擁有壹種自我省察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意識’,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所知道的東西。”

這正是人類智慧的核心所在——也是目前實驗室仍無法復制的部分。

主圖來源: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MASTER. 首圖為馬克·扎克伯格與壹張未知地點的地堡示意照。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壹頁1234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罕見!英軍情伍處:我們是中俄目標.... 華日:我們重新進入普通投資者也會資金歸零的時代
    牆外文摘:新冷戰的重點不在科技 哈瑪斯警告:隨時准備好"重新開戰",拒絕離開加薩
    庫克65歲准備交棒?傳CEO"頭號接班人"是他 已做好准備 現在中國敢全面對美翻桌原因是…
    科技界億萬富翁們似乎正忙著為"世界末日"做准備 停火協議生效後,以色列與哈馬斯准備釋放對方人員
    哈馬斯高官:准備放棄加沙治權 但不會完全解除武裝 美第壹夫人:普京給我回了信,我們壹直保持...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