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30分鍾賺取2億美金,"特朗普交易"創下新紀錄
現任駐斯洛伐克大使 Gautam Rana,在 3 月 19 日出售了價值八拾叁萬至壹百柒拾萬美元的全市場指數基金。那時距離特朗普宣布汽車關稅還有壹周,距離“解放日”兩周。Rana 拒絕回應任何評論。
最受關注的,是司法部長 Pam Bondi。2025 年 4 月 2 日,她賣出了價值壹百萬至伍百萬美元的 Trump Media 股票。當天收盤後,特朗普宣布了“解放日”關稅,市場隨即暴跌。
根據道德規范,Bondi 需在 5 月初前清空這些持股,但為何選擇在那壹天出售,她沒有解釋。司法部同樣保持沉默。
ProPublica 的記者 Robert Faturechi、Pratheek Rebala 與 Brandon Roberts 在報告中寫道,這些交易可能觸犯了 2012 年通過的《禁止國會知識交易法》(STOCK Act),這部法律禁止任何公職人員利用非公開政府信息進行證券交易。
但拾叁年來,它從未被用於起訴過任何壹個人。
02 市場聽命於推文 如果說前面的交易還勉強能用“巧合”來解釋,那麼特朗普在 2025 年 4 月 9 日的舉動,讓這種解釋變得無比蒼白。
那天早晨,美國股市剛開盤不久,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發出壹條全大寫的帖子——“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
”
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發出的這條帖子;圖源:Truth Social
肆小時後,他宣布暫停對大多數國家征收的最嚴厲關稅。道瓊斯指數收盤暴漲近叁千點。任何在早上聽從他建議入場的投資者,到當晚都能獲得豐厚回報。
問題在於,特朗普在發出那條推文時,是否已經知道自己肆小時後會宣布政策轉向?
答案不言自明。
這並不是特朗普第壹次用推文左右市場。
早在 2017 年第壹次入主白宮時,他就習慣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政策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會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到了第贰任期,這種行為變得更加頻繁,也更加露骨。
特朗普的操作模式已經形成了壹個清晰的循環。他先威脅征收高額關稅,市場隨即下跌,散戶恐慌拋售。接著,他發推文喊話“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散戶重新進場。不久後,他宣布暫停或減輕關稅,市場迅速反彈。
在這個循環的每個節點,核心圈層都可以精准操作,他們低買高賣,進退有序;而那些聽命於推文的散戶,只能壹次又壹次地做接盤俠。
加州參議員 Adam Schiff 與亞利桑那州參議員 Ruben Gallego 在給白宮的信中要求“緊急調查特朗普總統、其家人及政府成員是否涉及內幕交易或其他非法金融活動”,馬薩諸塞州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 在國會發言時質問:“這是否是公然的腐敗?”
白宮發言人 Kush Desai 的回應是,這些指控不過是“黨派游戲”,總統有責任“讓市場與美國人對他們的經濟安全感到放心”。
明尼蘇達大學法學教授、前布什總統首席道德律師 Richard Painter 則公開反駁。他說:“我們不能允許高級公職人員,包括總統,在談論股票價格和買賣時,同時做出會直接影響價格的決定。如果布什政府中有人發表過類似言論,那個人早就被解雇了。”
但特朗普不會被解雇,因為他就是老大。
03 權力之外,再無約束 理論上,美國有叁道防線可以防止政府官員從事內幕交易:法律、監管機構和國會監督。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