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會下的個體:當壹個「拆贰代」開始送外賣

久而久之,他所在城市的房票流通幾乎全集中在遠郊地段。


開發商心裡,還有另壹本賬。王強認識壹位做房產的朋友,去年接手的項目被納入了房票范圍。“他跟我說,這項目本來賣7000元/平米,加入房票後直接漲到9000元。就算購房者用房票抵5000元,自己再掏4000元,他(開發商)也不虧。”

更關鍵的是,開發商可以拿著房票找政府抵賬,“比如該交的土地出讓金,或者政府欠他的工程款,壹張房票遞過去,就能抵銷欠款。”

這就形成了壹個閉環“游戲”:政府欠拆遷戶的安置房,用房票抵;拆遷戶買指定房源欠開發商的錢,用房票抵;開發商欠政府的款項,最後還是用房票抵。“最後誰虧了?你想想就知道。”王強欲言又止。

房票並非完全沒有用於交易。王強見過壹戶人家,孩子急著做手術要錢,把100萬的房票以30萬的價格賣了。買家是專收房票的“黃牛”,按每平米3000元收,比官方評估價低40%。“那家人也是沒辦法。有人收,哪怕折扣大,至少能拿到現錢,總比拿著壹張廢紙強。”

還有荒唐的:有拆遷戶賭錢輸了,人家找上門說,“你這房票值50萬,抵給我,賬就清了”,結果房票沒拿到手,先成別人的了。

比起房票,安置房才是當地拆遷戶更認的“主流選擇”,但因為房子沒下來,大家只能先拿房票。王強所在的村子2017年拆遷時,按“叁層以下1∶1,叁層以上6.5∶1”的比例核算,他家總共賠了580平米。

“理論上能分伍套房。現在我們住了壹套140平米的,其余面積都換成了房票。”

他忍不住盤算,如果拿到的是房子,壹套自己住,剩下肆套租出去——80平米的能租2200元,40平米的能租1200元,壹個月租金加起來快壹萬了。

王強也聽說過有關“拆贰代”暴富的傳聞。

“早幾年有,比如2016年那批拆遷的,分到好地段的安置房,房價漲得快,賣壹套就能賺幾百萬。現在不行了,房價降了,就算拿了安置房也不好賣。”如今他身邊的“拆贰代”,大多靠租房過日子,“安穩。每個月都有固定收入,總算比炒股、賭博靠譜。”

但顯然,他手中的房票目前還沒能讓他過上這種安穩日子。

“咱們的房票還能用嗎?”王強在電話裡追問村支書。

後者打了個哈欠,語氣含糊,“誰知道呢,我也不清楚,等上面通知吧。”




“拆贰代”只是特定時代造就的財富故事。

城市化的挖掘機還在繼續。

張天力送外賣之余路過那片尚未建成的樓盤時,總忍不住停下腳步,探頭看看;趙戈在藍色圍擋外站了壹會兒,掏出手機拍了張照片發給父母,告訴他們工地還在施工,別擔心。其實他自己心裡也沒底,可除了等待,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

周磊的網約車在晚高峰繼續穿梭。傍晚六點半,叁環路堵作壹團。導航裡機械的女聲念著“前方伍百米右轉”,他算了下,今天已經跑了128公裡,收入剛過叁百塊。拾年前,這樣的數字只是家裡壹天房租的零頭。

睡不著的劉森,在17樓聽見遠處傳來產業園施工的轟鳴聲。他無法預見明天會怎樣,只知道那叁套房子還在那裡——那是他的指望,也是他的心病。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上壹頁123456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今晚開播!湖南台軍旅大劇來襲,配角陣容不錯,又是壹個收視爆款 基孔肯雅熱確診超2萬例,壹個重症都沒有
    全新分類"中劇":劇集的下壹個風口? "AI讓我花1000多塊,去了壹個根本不存在的景點"
    美股期貨昨晚就開始大反彈 只因都信TACO會再上演 "安提法"的真面目:從街頭抗議到社會幽靈
    《菜根譚》3句識人精華 壹看壹個准 加州開始禁用不粘鍋 BC省會跟嗎?  (1條評論)
    姚明開始領養老金了 每月這個數 哈瑪斯下午開始放人 以色列人質可以回家了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