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 阿裡巴巴蔡崇信最新現場訪談:商業、中美AI競爭

主持人: 我想,大約在2010年代初期,有壹個階段,感覺中國出現了巨大的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湧現出壹大批令人難以置信的企業家,像你、馬雲和所有其他人,比如馬化騰。然後我認為,幾乎從反壟斷開始,情況發生了壹些變化。你能和我們說說這種變化背後的動態嗎?然後我認為這壹切都導致,大量對中國生態系統的外國直接投資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請你簡單介紹壹下你在其中參與、工作和觀察到的這段歷程中發生的事情。


蔡崇信: 阿裡巴巴已經成立26年了。我想說,前15年是壹種完全自由市場式的增長方式。我們也自然而然地建立了很多業務。之後,我們進入了壹個競爭極其激烈的階段。每個人都想做電子商務。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有線上流量,電子商務是變現流量的最佳方式。而今天,在今天的市場上,我們有伍六個非常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包括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他們也在做電子商務。他們並不以電子商務公司而聞名,但他們是我們最激烈的競爭對手之壹。所以你會經歷壹個競爭極其激烈的時期。然後政府認為這個行業有點失控了。首先,競爭太激烈了。然後有些平台表現出壟斷行為。所以後來出現了壹個,人們可能會稱之為打壓,隨便什麼。更多的監管措施出台了。實際上,其中壹些監管措施非常好。它們保護隱私,是反壟斷類型的監管。而現在我們進入了壹種新的常態,我們認為監管環境更具可預測性。我們知道紅線在哪裡,也知道該去哪裡,不該去哪裡。實際上,由於其可預測性,它創造了更好的運營環境。

地緣政治:中美關系的現實與未來

主持人: 在地緣政治層面,美國似乎壹直在向美國人灌輸壹種論調,即將中國視為對美國的生存威脅,認為我們是競爭對手,我們無法合作並引領世界走向繁榮。你怎麼看?

蔡崇信: 我不同意這種世界觀。我對你的看法很感興趣,大衛。

主持人: 我也不相信。我不知道為什麼這必須是我們之間唯壹的對話,好像我們是死對頭壹樣。

蔡崇信: 看看這個。我能理解為什麼,坐在這裡,在美國,你看到中國在過去20年、25年的崛起。中國在制造業方面已經變得強大。這就是為什麼它是壹個出口巨頭。因為經濟發展,中國也成為了壹個科技巨頭。擔心的是,所有這些,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將會流入軍事實力,這變成了壹種國家安全問題。我理解。我明白了。但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我認為你需要退壹步說,好吧,壹方面,我們應該與中國競爭,對吧?沒問題。超大規模企業在全球范圍內與中國互聯網公司競爭。但另壹方面,世界上存在太多的麻煩地帶。特朗普總統是否說過他阻止了7場戰爭,對吧?好吧,中國沒有發動任何壹場。中國在過去的多少年裡沒有發動過戰爭?30年,40年。我認為中國參與了朝鮮戰爭,可能也參與了越南戰爭。但那是很久以前的歷史了。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如果你觀察中國人民和中國國家的行為,它是壹個非常和平的民族。中國關心自身經濟發展。他們關心其公民的福祉。我認為在競爭過程中存在很多摩擦,中國認為美國試圖遏制中國,阻止中國經濟崛起。

主持人: 僅就其公民的福祉而言,你提到了字節跳動。我認為有報道稱字節跳動的收入剛剛超過Meta的收入。它是壹個龐然大物。它是壹家私營公司,所以我不知道。但核心產品之壹,TikTok,它在美國和中國的根本上是不同的產品。由於那裡的監管和對公民福祉的關注,在內容、策劃和算法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而在這裡,就像貓的視頻,還有各種各樣的胡說八道。

但現在我注意到TikTok在美國的產品中,不知何故地加入了壹個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區。中國有這種能力去那樣思考它的公民。我只是好奇,我們如何更多地擁抱這個原則?因為這種想法在這種...中迷失了。真是個好問題。是的。我們能從中國學到什麼?


蔡崇信: 是的。

主持人: 我們應該更多地學習中國在哪些方面做得好的?

蔡崇信: 嗯,首先是教育。他們擁有壹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而且,你和每個中國家長交談,他們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參加高考並進入最好的大學。如果他們想送孩子出國留學,他們想去常春藤盟校或斯坦福大學,或者,諸如此類的地方。所以我認為對教育的重視,我認為在美國存在壹些結構性問題,比如阻礙發展的教師工會。但是中國沒有教師工會,所以。。。

主持人: 大衛,我很好奇,看看這個,不是以任何官方身份,而是有點像查馬斯和我在這裡探討的同樣的問題。你對美國和中國共同成功有什麼看法?我們注定要永遠與這個國家發生沖突嗎?或者,憑借我們令人難以置信、驚艷、充滿活力的特朗普總統,是否存在前進的道路?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更多...
    剛獲諾獎,他就放話:歐洲不能讓中美贏了 中美貿易戰|川普向後退 傲慢是最後的倔強
    緊張局勢升溫?中美互嗆 內幕曝光 被中國拒了 美貿易代表氣炸 中美最壞情況是…
    紐約時報:貿易戰再次升級對中美關系意味著什麼 中美關系又緊張?WSJ分析:雙方仍保留轉圜空間
    中美卡脖子大戰,皇家加勒比危矣 華人AI大神霸氣離職,壹篇博客挑明中美暗戰
    10月份中美線空白航班創疫情以來新高,市場進入波動管理時代 高市早苗首相任命恐推遲,波及對中美外交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