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多次前往中国 撰写李白报道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撒兹纳霍凯(Laszlo Krasznahorkai)身兼小说家与编剧,改编自代表作《撒旦的探戈》的电影长7.5小时,曾在台湾金马影展放映,同名小说2020年在台湾出版。


发行《撒旦的探戈》(Sátántangó)的联合文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周昭翡今天告诉中央社记者,卡撒兹纳霍凯的作品写出人性绝处逢生各种状态,笔下的残酷与怪诞非常迷人;曾为《撒旦的探戈》写过书评的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廖志峰表示,卡撒兹纳霍凯的小说映现对现实的无力与历史悲怀。

周昭翡表示,卡撒兹纳霍凯本来学法学,之后改读匈牙利语与匈牙利文学,曾在匈牙利小镇任图书馆管理员、出版社编辑,后来成为自由撰稿人,小说处女作《撒旦的探戈》发表时才31岁,开始受文坛注意。

周昭翡说,《撒旦的探戈》描写濒临灭绝的小村庄,村民快活不下去,却有个人声称可带大家到一个地方过上好日子,被视为带给村民希望的先知,没想到后续发展出人意料。

周昭翡表示,她先看了电影,片中荒凉、苍凉感令人印象深刻,后来看小说,发现蕴含残酷怪诞诗意,令人著迷,但作者语汇非常深奥,有时读者又不太容易进入书中状况。



廖志峰说,《撒旦的探戈》恐怖气氛十足,以探戈舞步反复和回旋,前进6步、后退6步的12个乐章环环相扣,叙事手法十分特别,故事仿佛融合作家贝基特(Samuel Beckett)作品《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的自我辩证及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式的荒谬,最终逃不了命运摆弄。


根据联合文学提供资讯,卡撒兹纳霍凯生于匈牙利久洛镇,最初在塞格德和布达佩斯修习法学,后于罗兰大学攻读匈牙利语言及文学,曾任小镇图书馆管理员与出版社编辑,1984年成为自由撰稿人,隔年出版《撒旦的探戈》。

1987年卡撒兹纳霍凯获德国学术交流资讯中心奖学金,前往西柏林旅居1年。接下来多年,行迹遍布多国,曾多次前往中国,以诗人李白为主题撰写专题报道。

1993年小说《抵抗的忧郁》(Az ellenállás melankóliája)被评为当年德国最佳文学书;2013、14年接连以《撒旦的探戈》、《西王母下凡》(Seiobo járt odalent)获颁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翻译奖;2015年获国际曼布克文学奖,进一步蜚声世界文坛;2018年以短篇小说集《世界在继续》(Megy a világ)再获国际曼布克奖提名;小说《温克海姆男爵的归乡》(Báró Wenckheim hazatér)获201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翻译文学奖。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没颁给中国 证明了"作者权威时代"终结 新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与欧洲"婴儿潮一代"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启示录大师:末日恐怖 天使瞪目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你可能读不懂,原因是……
    启示录大师!他勇夺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斯洛:崇拜李白 让全家改用筷子
    揭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斯洛:迷恋中国,还是...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匈牙利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萨逝世后 经典着作西班牙热销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