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富二代集体渡劫,女儿们来收拾烂摊子?
蒋安琪的父亲蒋卫平1955年出生,去年交权的时候都69岁了。当然,他创业也晚。
22岁那一年,赶上高考恢复,蒋卫平考入四川工业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机械厂担任技术员,后又去做销售工程师,一做就是11年。
1997年,已经42岁的蒋卫平辞掉铁饭碗,下海创业。做了几年锂矿进出口贸易后,2003年,蒋卫平创立天齐集团。次年,他收购了位于四川遂宁的射洪锂盐厂,并将其改名为“天齐锂业”。
尽管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不过,这时候的天齐锂业还是个小企业,别说跟国外企业竞争,就是在国内也数不上号。而且锂矿主要依靠进口,定价权也都掌握在外国手里,企业想发展困难重重。
于是,蒋卫平打算“赌”几把。
先说个小知识点,全球最好的锂矿在南美洲的“锂三角”区域,即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交界处,约占全球锂矿的50%。另外,澳大利亚的锂矿也不错。
2012年,天齐锂业的竞争对手洛克伍德控股公司宣布,拟以每股6.5加元,总价约7.24亿加元(约37亿元)的对价全面收购澳洲锂矿企业泰利森。
如果让洛克伍德成功了,它左手拿锂矿,右手卖锂产品,以后想卡谁脖子,都能卡,经济学一点的说法叫——垄断。
蒋卫平做出决定,要从洛克伍德手中抢下泰利森锂业。问题是,2012年天齐锂业总资产仅有16亿,股票市值也才35亿。
为了赢得这次收购,蒋卫平将所有的资产都抵押出去,用高价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和场外协议转让的方式,收购了泰利森19.9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蒋卫平用一票否决权,拒绝了洛克伍德的收购方案。随后天齐锂业又通过定向增发募资40亿元,最终以30.41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泰利森51%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
那几年,天齐锂业一手卖锂矿,一手加工锂产品,毛利率一度超过70%,股价5年内翻了10倍。2017年天齐锂业已经成为亚洲第一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净利润也从2014年的1.31亿元攀升到21.45亿元。
搞定了澳洲的锂矿,蒋卫平又将目光放到智利化学矿业公司(即SQM)身上。2018年天齐锂业公告以每股65美元的价格,总计约40.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9亿元)收购SQM 23.77%的A类股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蒋卫平收购的这两家公司,从市值角度都比天齐锂业要大,但靠着两次“蛇吞象”的收购,天齐锂业形成了“南美+澳洲”锂矿资源的整合者,成为真正的锂业巨头。
虽然2018年后锂产品经历价格大幅度下跌的局面,天齐锂业的日子不太好过。2019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9.8亿元。
幸运的是,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开始爆发,伴随着国家一些利好政策,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原材料的锂,也进入到上升期,天齐锂业又跟着大发展了几年。
2022年,天齐锂业营收404亿,净利润241亿,市值超2300亿。
当然大家也看到了,锂矿这行业有很强的周期性,同时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2024年开始,锂相关产品的生意又不好做了。同时,也映射到身家上,2022年,蒋卫平家族有500多亿资产,但根据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蒋卫平家族财富还有210亿。
蒋安琪应该也明白,既然是周期,就有“还回来”的时候。所以,她一边稳住父亲留下的基本盘,另一方面又进军固态电池领域,多一条腿走路。
蒋安琪的接班故事还在继续。这几年,新能源行业有不少女二代接班的例子,她们接班后的“第一课”,也是在学会如何“生存”。
/ 接班就遇上行业冰河期,光伏女二代都经历了什么? /
2023年3月,千亿光伏企业通威股份宣布34岁的女二代刘舒琪从父亲刘汉元手中接过权杖,成为企业的“掌门人”。
刘舒琪刚刚掌权时,通威股份业绩还处于巅峰。2023年集团营收1391亿元,净利润136亿。随后业绩急转直下,2024年则只营收919.94亿元,净利润巨亏70.39亿元。今年上半年,总营收405亿,净利润依旧亏损49.5亿。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