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富贰代集體渡劫,女兒們來收拾爛攤子?

“接班”這個詞聽著挺誘惑的,感覺像是父母攢了多年的金元寶,全都拱手相讓壹樣,其實過程沒那麼簡單。


2024年4月29日,鋰鹽龍頭天齊鋰業“換帥”,創始人蔣衛平將董事長職務交給女兒蔣安琪。結果天齊鋰業2024年交出了“史上最差年報”——營收下滑六成,巨虧近80億元。

近期,天齊鋰業發布2025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收48.33億元,同比下滑24.71%;但實現淨利潤8441萬元,同比增長101.62%。

雖然實現淨利潤扭虧為盈,蔣安琪仍不可掉以輕心,新能源大環境處於“整理期”,還要面臨新技術的革新,到處是挑戰。

不止蔣安琪,近兩年新能源領域有多位女贰代接班。今天八妹就來聊壹聊,這些女繼承者們,如何面對挑戰突出重圍。

/ 女贰代接班即“背鍋”,靠父輩留下的“老本”扭轉? /

蔣安琪出生於1987年,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歷。早在2016年,蔣安琪就開始擔任天齊集團副總經理,2017年2月,開始擔任天齊鋰業董事,2022年4月,擔任公司副董事長。

經過近10年“磨煉”,2024年4月29日蔣安琪從父親手上接下董事長壹職。當時蔣衛平說:“交班是我到了歲數壹定會交,不僅僅是把董事長名號交出去,而是壹個傳承。”

2023年天齊鋰業營收405億,淨利潤接近73億,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時候蔣安琪“上位”,是父親送的“大禮包”。

但大家都猜錯了,天齊鋰業2024年營收僅130億,淨利潤更是虧損79億,同比減少208%,成了“史上最慘業績年”。

這個“鍋”不該蔣安琪背。天齊鋰業主要產品是碳酸鋰和氫氧化鋰,處於鋰電行業上游,從2023年開始,鋰的原材料價格就開始下滑。

2025上半年,鋰產品價格依舊沒上來,但天齊鋰業卻扭虧為盈。上半年實現營收48.33億元,同比下滑24.71%;但實現淨利潤8441萬元,同比增長101.62%。



這又為什麼呢?

當年蔣衛平通過多次國外收購,才有天齊鋰業今天的規模,國內產品價格下降的今天,國外的產業開始發揮作用,蔣安琪因此吃到紅利:

1、降本:澳大利亞子公司泰利森化學級鋰精礦定價周期縮短,上半年生產成本采用最新的價格,成本壹下子就降下來了;


2、增效:聯營公司SQM(智利礦業化工公司)業績同比增長,為公司貢獻顯著投資收益達到2.35億元,去年同期還是-11.21億元;

3、外部利好:澳元兌美元持續走強,導致匯兌收益金額增加。

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由於SQM下半年還能貢獻穩定的投資收益,所以,整個2025年天齊鋰業的財報不會太難看。

蔣安琪也知道,光吃父親留下的老本是不行的,她已經跟隨趨勢,開辟了另壹條道路。

這兩年很多新能源公司正在准備下壹代電池——固態電池,說是更安全,續航更長。

蔣安琪也意識到這方面的潛能,已經在布局固態電池上游的材料。她曾透露說,公司通過投資布局、技術研發與上下游協同合作等方式,積極參與固態電池產業鏈的發展。

八妹查到,近期天齊鋰業通過子公司成都天齊持有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約3%的股權,以跟蹤固態電池行業的前沿技術趨勢和商業化進程。

當然,這壹賽道目前還沒有完整的產品,蔣安琪想在固態電池領域做出成就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正如她父親壹樣,闖入鋰礦賽道,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上壹頁123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國產汽車倒閉之後:百萬新能源"爛尾車"找誰要質保? 中國如何從新能源"學徒"發展為趕走"師傅"
    1400萬輛新能源車跑高速,充電樁夠用嗎? 美能源部宣布終止近80億美元新能源項目
    新能源車又壹糟心設計 逼瘋的中產重新擁抱油車 新能源"爛尾"局:壹場關於車主、資本的殘酷清算
    誤會了? 新能源車"電池彈射"親歷者發聲 越來越多中國新能源車主,已經後悔了
    買得起新能源車的人,快交不起保險了 中共央企新能源資產大甩賣 光電風電成燙手山芋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