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 10月份中美線空白航班創疫情以來新高,市場進入波動管理時代

▲10月份中美航線的空白航次創新冠疫情以來新高。
德魯裡上周伍公布本月6日至11月9日5周內,在主要東西航線,船公司將715個航班中的57班撤回,其中51%是在亞洲到美洲的跨太平洋東行航線,但是全球領先的供應鏈可視化與分析機構 project44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美航線的空白航次創新冠疫情以來新高,僅中國往美國方向計劃取消67個航次,市場進入「波動管理時代」。

自8月7日美國「解放日關稅」實施兩個月後,project44統計,10月份中美航線的空白航次(blank sailings)數量,中國往美國方向計劃取消67個航次,美國往中國方向更高達71個航次。

該機構指出,這壹趨勢並非短期偶發,而是受制於美國新關稅政策、需求下滑及全球貿易結構性不確定性共同推動的系統性反應,預示著2025年第肆季度全球海運市場將持續承壓。
報告顯示,航運公司正通過前所未有的「空白航班」來削減運力、控制艙位,以對沖關稅沖擊和需求疲軟帶來的不確定性。這壹策略已在主要航區集中顯現,尤其是涉及美國與亞洲的航線。
數據顯示,美國西海岸至東南亞航線的空白航班年增75%、中國至美國西海岸航線年增46.5%、東南亞至美國西海岸年增40.7%、美國西海岸至歐洲年增31.6%、東南亞至美國東海岸 年增28.7%、美國西海岸至中國年增26.5%。
project44指出,航運公司如今使用跳港的目的已不再是「危機應急」,而是作為壹種「價格穩定與產能管理工具」,用以維持被關稅扭曲的市場秩序。
前Gartner供應鏈研究主管、長期關注運價周期的分析師Bart De Myunck 在報告中評論指出,船公司正在以疫情時期未曾見過的力度主動取消航次。這並不是因為航運市場陷入崩潰,而是因為他們要在壹個被關稅與政治風險扭曲的市場中生存,維持運價穩定。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