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两周年之际,新一轮谈判未果,和平何时来?
以色列共管、类似历史上殖民主义委任统治的状况将难以回避,甚至加沙可能从此与巴勒斯坦分离并成为类似西岸、受控于以色列的自治机构。
第二,国际上代表巴勒斯坦的巴民族权力机构处境更加无奈。以色列有意推进扩建西岸定居点等计划。巴建国前景可能因领土、人民、主权三大国家要素均陷入严重危机而困难重重,“两国方案”的实现将被设置更多障碍。
多重冲击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的700多个日日夜夜里,加沙战火几乎从未停歇。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以军军事行动已造成超23万人死伤。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凋零。据统计,加沙毎52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亡,几乎所有民众都已流离失所,超过50万人陷入饥荒……
刘中民指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两周年的节点上审视这场地缘纷争,其持续时间、波及范围、伤亡人数都远超历次中东战争,对中东乃至全球产生深刻影响。
首先,对巴以而言,人道灾难加剧,双边关系倒退。
“巴以问题已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以色列强烈反对‘两国方案’,美国予以支持,使哈马斯、巴民族权力机构、以色列三方关系愈加复杂。”刘中民说,“这种复杂性表现在哈以对抗、巴民族权力机构被边缘化等方面。联合国又由于美国‘一票否决’难以发挥作用。巴以关系和巴勒斯坦问题都发生严重倒退。”
其次,地区层面,危机外溢效应突出,以色列与地区国家矛盾上升。
2年间,以色列与整个“抵抗之弧”发生对抗和冲突——频繁打击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叙利亚、伊朗目标,引发由美国介入的“12天以伊战争”。从纯粹安全的角度,以色列军事安全环境得到改善,但它与地区国家矛盾上升也令其“安全孤岛”效应愈发突出。
海湾安全受威胁——以色列对卡塔尔的打击使冲突外溢,土耳其、埃及、沙特等地区国家担忧以色列军事扩张不仅威胁东地中海稳定,也会波及海湾地区,因此纷纷加强安全合作。依靠军事强权进行扩张成为当前中东地区一个突出的负面现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巴以冲突虽然恶化了中东的安全环境,但没有逆转地区的“和解潮”。阿拉伯国家、伊朗、土耳其三大力量之间尤其是沙特与伊朗的和解仍在持续深化。
最后,全球层面,多国影响力发生调整,国际秩序受到冲击。
以色列受到国际孤立,多个西方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有评论认为,美国霸权相对衰落,偏袒以色列不得人心。“承认潮”或许不能立即带来公平正义,但至少体现了部分西方国家开始响应全球南方的呼声。
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下降,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伊朗、黎巴嫩真主党被削弱。
美国中东霸权收缩和衰退的总体态势并未改变,但对中东的干预表现为快打快收、避免陷入战争泥潭的新干预。美国庇护以色列而出卖其他盟友的做法,也推动了中东国家尤其是海湾盟友的战略自主。
本轮巴以冲突带来的深重灾难,更引发全球对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以及完善现行国际机制的思考。
刘中民认为,巴以冲突展示了巴勒斯坦问题作为中东核心问题衍生出的一系列复杂情况,而国际社会和中东地区面对以色列强势扩张的无能为力,反过来凸显国际道义、国际法制和国际秩序的虚弱,即国际政治向强权政治和丛林法则的悲剧性倒退。
评论认为,巴以矛盾冲突长期循环往复,既有历史积怨、宗教纷争的原因,也是个别域外大国长期干涉操纵的后果。各方应尊重各国主权,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坚持走基于“两国方案”的公正和平之路。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第一,“20点计划”不但会把哈马斯排除在战后加沙政治架构之外,也会在一定时期将巴民族权力机构排除在外。加沙被西方和第二,国际上代表巴勒斯坦的巴民族权力机构处境更加无奈。以色列有意推进扩建西岸定居点等计划。巴建国前景可能因领土、人民、主权三大国家要素均陷入严重危机而困难重重,“两国方案”的实现将被设置更多障碍。
多重冲击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的700多个日日夜夜里,加沙战火几乎从未停歇。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以军军事行动已造成超23万人死伤。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凋零。据统计,加沙毎52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亡,几乎所有民众都已流离失所,超过50万人陷入饥荒……
刘中民指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两周年的节点上审视这场地缘纷争,其持续时间、波及范围、伤亡人数都远超历次中东战争,对中东乃至全球产生深刻影响。
首先,对巴以而言,人道灾难加剧,双边关系倒退。
“巴以问题已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以色列强烈反对‘两国方案’,美国予以支持,使哈马斯、巴民族权力机构、以色列三方关系愈加复杂。”刘中民说,“这种复杂性表现在哈以对抗、巴民族权力机构被边缘化等方面。联合国又由于美国‘一票否决’难以发挥作用。巴以关系和巴勒斯坦问题都发生严重倒退。”
其次,地区层面,危机外溢效应突出,以色列与地区国家矛盾上升。
2年间,以色列与整个“抵抗之弧”发生对抗和冲突——频繁打击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叙利亚、伊朗目标,引发由美国介入的“12天以伊战争”。从纯粹安全的角度,以色列军事安全环境得到改善,但它与地区国家矛盾上升也令其“安全孤岛”效应愈发突出。
海湾安全受威胁——以色列对卡塔尔的打击使冲突外溢,土耳其、埃及、沙特等地区国家担忧以色列军事扩张不仅威胁东地中海稳定,也会波及海湾地区,因此纷纷加强安全合作。依靠军事强权进行扩张成为当前中东地区一个突出的负面现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巴以冲突虽然恶化了中东的安全环境,但没有逆转地区的“和解潮”。阿拉伯国家、伊朗、土耳其三大力量之间尤其是沙特与伊朗的和解仍在持续深化。
最后,全球层面,多国影响力发生调整,国际秩序受到冲击。
以色列受到国际孤立,多个西方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有评论认为,美国霸权相对衰落,偏袒以色列不得人心。“承认潮”或许不能立即带来公平正义,但至少体现了部分西方国家开始响应全球南方的呼声。
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下降,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伊朗、黎巴嫩真主党被削弱。
美国中东霸权收缩和衰退的总体态势并未改变,但对中东的干预表现为快打快收、避免陷入战争泥潭的新干预。美国庇护以色列而出卖其他盟友的做法,也推动了中东国家尤其是海湾盟友的战略自主。
本轮巴以冲突带来的深重灾难,更引发全球对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以及完善现行国际机制的思考。
刘中民认为,巴以冲突展示了巴勒斯坦问题作为中东核心问题衍生出的一系列复杂情况,而国际社会和中东地区面对以色列强势扩张的无能为力,反过来凸显国际道义、国际法制和国际秩序的虚弱,即国际政治向强权政治和丛林法则的悲剧性倒退。
评论认为,巴以矛盾冲突长期循环往复,既有历史积怨、宗教纷争的原因,也是个别域外大国长期干涉操纵的后果。各方应尊重各国主权,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坚持走基于“两国方案”的公正和平之路。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