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售罄!年轻人涌入医院抢面包 医生提醒

去医院抢面包,你听说过吗?


最近,“新中式养生”在社交平台上火了,带有“药食同源”标签的中式面包开始受到年轻人追捧。不少人把中式面包门店当作新的网红打卡点。



中式面包火了

八珍司康、甘麦大枣包、七宝美髯包……单是名字就已经足够让中国人的DNA动了。

今年上半年,扬州市中医院的“药膳面包”,刚推出就成了本地爆款,上市首日,数千个面包在1小时内售罄。据了解,“药膳粽子”“祛湿绿豆糕”也已经在开发的路上了。



贵州也闯进了中式面包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医食堂”推出了颇具地方和医院双重特色的“折耳根面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也有一家烘焙店卖中式面包。据养生爱好者小九(化名)介绍,她先后买过荷叶消暑包、黄芪养生包、麦冬吐司等,“馅料很丰满,味道和市面上的普通面包确实不太一样,但整体是好吃的。”



北京同仁堂也推出了多款中式面包,在相关门店可看见,柜台里有枸杞原浆牛角包、陈皮肉桂苹果酥、蜂蜜黄芪胡萝卜吐司、五红丹麦卷等多款中式面包,价格在16-36元之间。

李新(化名)买过几次同仁堂的中式面包,据她形容,金瓜枸杞软欧包、枸杞原浆牛角包吃起来没有明显的中药味,是一种不太腻的甜味。

医生提醒:应更理性购买


近几年,“中式”成了消费领域新的流行元素,中式面包也应运而生。专家指出,这些产品不仅是食品,还承载着提醒消费者关注健康、实践养生理念的功能,从而在市场中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对此,北京三甲医院中医科医生表示,中药的专业性很强,每种食物的偏性不同,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适合的配方也不同,商家想要在专业性和适配度方面做好很难。

因此,面对冠着“中医药”名头的食品,消费者应该更理性地看待,不用特别期待它真的能“对症”解决健康问题。毕竟,一些药膳面包和中药奶茶中的中药含量或许可以忽略不计,它更多的是为了营造仪式感。

网友评论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最新市调 谁说年轻人不用Google Chrome了? 失业率再度攀升 中国年轻人没有未来
    体验差,雷点多,部分5A景区被年轻人抛弃 不接亲、不主持、不喝酒,年轻人"改造"婚礼
    统一已35年之后 德国的年轻人仍然难逃东西差别? AI教父黄仁勋:年轻人念职校 有一技在身可靠多了
    离职大厂创业的年轻人,如今怎样了 在大城市租房生娃的年轻人,有苦说不出
    三起枪击名流案,都是"不差钱的年轻人"干的 上座率狂跌,中国年轻人不去电影院了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