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保需要"打折促销"时,我们真正该担心的是什么?

十一假期倒计时中,马上就要双十一了,我看很多电商平台已经开始提前搞各种促销活动了。
不过万万没想到的是,社保居然也开始搞起限时限量的打折促销活动了。
据南方周末前几天的一篇文章报道,南方周末记者检索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文件发现,

9月以来,超过15省份发文(其中包括:广东、江西、天津、江苏、重庆、广西、云南、陕西、湖北、河北、贵州、辽宁、甘肃、安徽、宁夏),要对在相关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重点群体,按照社保个人缴费额的25%给予补贴。
这无异于给社保打了个“七五折”。
听起来好像听不错的,但是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相关行业”以及“重点群体”。
意思就是这个“折扣”不是给所有人的。
从行业上看,它瞄准了吸纳就业最多的制造业和生活服务业;
从人群上看,它聚焦于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以及返贫监测对象。
政策的善意是显而易见的,在经济承压的背景下,通过直接补贴个人,而非像过去那样补贴企业,来更大力度地稳住就业、鼓励扩岗。
这无疑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将政策的暖意更直接地传递到了个体身上。
然而,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其精妙与复杂之处往往不在于初衷,而在于执行的细节与未被覆盖的角落。
当我们拨开“限时补贴”这层吸引人的外衣,会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细节。
首先,这场“补贴雨”并没有洒向广大的灵活就业者。
却灵活就业人员是社保体系中最为脆弱和承压的一群人,每月独自承担着数千元的费用。
但是政策的精准滴灌,恰恰绕开了这片最干涸的土地。
其次,政策采用了“先缴后补”的方式,并且部分地区将补贴先发给企业,再由企业转交个人。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