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 胜局已定?乌克兰国防战略的转向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与外援承诺的不确定性,乌克兰正从过去仰赖外部安全保证的思维,务实转向以大幅强化自身军备、发展本土国防工业,作为确保国家安全与吓阻潜在侵略的基础。 像是近期乌克兰新创公司就推出首款自制轻型激光武器系统原型SlimBeam,可望成为防空与反无人机之利器; 另一家国防新创公司则在波兰上周五落幕的《国际国防工业展览会》(MSPO)中推出两款新型弹道导弹及攻击型无人机,就是一个例证。


其实,这不只是乌克兰国防战略的转向,更是其对国际政治现实与国家生存的认知,亦为其他身处地缘政治敏感区域的国家,提供值得借镜的宝贵经验。

国防战略转向之原因

事实上乌克兰自依赖外部承诺转向追求国防自主,并非主动的选择,而是在外部承诺屡次落空后的必然结果。 从《布达佩斯备忘录》(Budapest Memorandum on Security Assurances)未能阻止俄罗斯侵略,到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的过程受阻,再到近期国际援助的动摇,使乌克兰体认唯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实力才最可靠。

因此乌克兰采取了有别以往的双轨策略。 对内,积极发展本土国防工业,研发如“红鹤”飞弹等能深入打击敌方腹地的长程武器,将战略思维从单纯的“防御”提升至具备实质“吓阻”的能力。 对外,则与北约建立新的采购系统,整合欧洲盟友的财政支持,以建立更稳定、多元的军备供应链。 尽管方向明确,这条自主之路仍充满挑战,包括欧洲金援的持续性、国内人力的短缺,以及俄罗斯的持续阻挠,都考验着国防转型能否成功。

延伸思考方向

乌克兰国防战略的转向,不只是单纯的自主生产与军备采购计划,更是一种对国家安全的重新诠释。 对于台湾而言,乌克兰的经验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面对类似地缘政治挑战时,可能遭遇的困境。

一、令人存疑的“安全保证”

乌克兰的经历再次验证历史的教训:国家安全最终仍需仰赖自身的实力。 从《布达佩斯备忘录》的效力可知,国际承诺的本质往往是变动的。 这些承诺的实现,不仅取决于承诺国的意图,更仰赖于其执行意愿与能力,而这些因素又深受国内政治、经济利益乃至领导者个人意志所牵连动。 任何看似坚实的外部保证,都不应视为国家安全的基础。 国家存在的根本,终究是“自助而后人助”,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赢得他国的尊重与信赖,也才能将那些善意的承诺,转化为有意义的支持力量。

二、自主吓阻与全民韧性防卫

乌克兰所追求的国防自主战略,正是当前国际上热衷的“不对称作战”(Asymmetric Warfare)与“全民韧性防卫”的具体案例。 它不求与强敌进行规模上的对抗,而是致力打造一种让对手吃不下的防御态势。 这种战略的精髓在于:


(一)强化精准与远距打击能力:藉由国产长程飞弹等深远打击武器,使侵略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进而提高其动武的门槛。 这不仅是军事意义上的吓阻,更是一种战略意志的展现。

(二)国防工业本土化:确保关键武器装备的自主生产能力,避免在战时因外部供应中断而陷入困境。 这涉及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管理的全方位建构。

(三)全民防卫韧性:不仅仅是军队的战斗力,更包括社会基础设施的防护、后备动员体系的健全、国民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 这是一种将整个社会视为国防体系的总体防卫概念。



乌克兰新创公司推出首款自制轻型激光武器系统原型SlimBeam,可望成为防空与反无人机之利器。 (图片撷取自Youtube)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路透:乌克兰获"战斧"可能性不大 美研究其他选项 俄罗斯加重空袭乌克兰西部 波兰再次出动战机警戒
    乌克兰5人死于俄罗斯空袭 波兰军队进入警戒状态 俄军空袭!乌克兰全境警报大响,波兰战机紧急出动
    乌克兰情报部门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乌目标情报 普京批美施压俄贸易伙伴 警告可能袭击乌克兰核电厂
    乌克兰宣布与这国断绝外交关系(图 普京:若北约未接近俄边境,乌克兰冲突本可避免
    波兰对乌克兰籍"北溪"爆炸嫌疑人实施7天拘留 乌克兰囚犯士兵:"我知道怎么杀人,不会因此被定罪"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