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暴涨 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在国庆和中秋假期中,中国资产全线走强,纳斯达克金龙指数一周上涨约3.8%。中国资产的暴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际资本对A股和港股的认同水平。那么,中国资产缘何“暴动”,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在解开中国资产逐渐走强之谜之前,投资者需要先了解下职业投资者是如何评价一项资产的,然后再来看看中国资产在全球股市中处于何种估值水平。

当然,价值和价格并不总是相匹配,但价格终归会向价值靠拢,这也是近期中国资产走强的原因所在。

如何来衡量投资?

在现代投资(4.090, -0.02, -0.49%)的发展历史当中,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对我们考量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就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欧文·费雪——他著有《利息论》,他对金融学领域所做的重要贡献就是“股息贴现模型”。

直观地说,欧文·费雪的理论很大程度上区分了职业投资者和业余投资者。

职业投资者考虑的是未来现金流,就如你拥有一片果园,它的价值并不是体现在你所拥有的果树和土地上,而是体现在果园能够给你带来的收入上;还如一套公寓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它的价格上,而是体现在它未来带来的租金收入上。

而业余投资者衡量财富的标准是资产价格的上涨与否。比如拥有一幅古画或者一枚珍稀的邮票,这些资产并不带来收入,投资者投资此类资产的回报取决于,是否有后来者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它们。

然而,单纯看资产价格趋势而不看未来现金流收入可能会让投资者陷入无底深渊。比如在中国邮票市场,1980年“猴票”的单枚价格在8000元左右,而到了2004年“猴票”的单枚价格仅为6元左右,到了2016年又继续折半到3元左右。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的作者小弗雷德·施韦德曾亲历过1929年大崩盘,他对财富到底如何衡量有着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个民族,英国美国更早遭遇资本投资的问题,相应地,它在这方面也更为成熟,当你询问一个人的财富时,英国人和美国人给的很不一样。美国人会说:“如果他的财富有100万美元,我也不会感到奇怪。”而英国人则说:“我很奇怪他每年能挣5000英镑。”当然,英国人谈论和思考财富的习惯方式更接近事情的本质。一个人真正的财富是他的收入,而不是他的银行余额。

中国资产的坐标在哪里?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按照欧文·费雪的现金流贴现理论,站在当前看,中国资产的现金流、估值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相比,吸引力如何呢?


截至9月30日,上证指数的股息率为2.48%,对应的市盈率为16.6倍;恒生指数的股息率为2.24%,对应的市盈率为12.3倍。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股息率仅为0.56%,对应的市盈率为32倍;纳斯达克指数的股息率0.3%,对应的市盈率为44倍。巴菲特手持3000多亿美元的现金,某种程度上是美股市场整体高估的标志。

值得关注的是,A股“优等生”的股利支付率、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公司的股份回购力度等指标仍在提升,这都将会为股东带来更多的股息收入。

比如,2020年时,贵州茅台(1443.990, -16.87, -1.15%)的股利支付率仅为52%,而2024年贵州茅台的股利支付率为75%,该公司2022年至今的股票回购数量为392.76万股,回购比例约为0.3%;迈瑞医疗(245.690, 6.69, 2.80%)2020年股利支付率为45.7%,2024年股利支付率为65%,2022年以来回购了325万股,回购比例约为0.27%。

与海外公司相比,A股头部公司的回购刚刚开始。以苹果公司为例,该公司2020年8月至今回购的股份比例13.5%,远远超越A股“优等生”们回购的力度。试想下,如果A股头部公司也向国际惯例靠拢,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回购股本,那么A股优秀公司们所对应的当前估值是否具备吸引力?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日本王室"外逃公主"嫁给平民 背后是残酷生活环境 通缩加剧,中国房价"无底洞"式崩盘
    中国的新开放:北京外交官在柏林参与公开辩论 美军方爆出:中国设备伪装美国制造
    大众汽车的"沾血"供应链 中国工厂涉案 2025诺奖预测出炉 中国有望拿下化学奖?
    走线入境,又一名中国男子在移民监狱死亡 中国外长王毅将访意大利和瑞士
    港媒:美国越来越战狼 中国外交却转向温和 "女版安倍"将上台,中国"严阵以待"?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