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我們正活在純粹愚蠢的世界"衛報剖析川普時代

2006年的科幻喜劇《蠢蛋進化論》(Idiocracy)裡,主角誤闖500年後的美國,發現國家竟由壹群白癡統治:總統是電視明星、醫生被機器取代,所有人愚蠢至極。 當他建議用水而不是能量飲料灌溉農作物時,竟被判了死刑。 《衛報》10月2日評論,這些看似荒唐的電影情節,卻在川普2.0時代真實上演──川普政府讓“愚蠢制度化”,社交媒體與市場機制更進壹步放大荒謬,把政客的蠢話變成無限循環的迷因。 然而,“愚蠢時代”的救星並不是極速發展的AI,而是人類最初的想像力與判斷力。


從“後真相”到“愚蠢時代”

2016年川普初登白宮,美國和剛脫歐英國同時陷入真理恐慌。 《衛報》回顧,當時假新聞滿天飛、俄羅斯水軍縱輿論,新聞專業權威壹夕瓦解,自由派大聲疾呼“真理是否還存在?”牛津字典把“後真相”(post-truth)列為年度詞、韋氏字典選了“超現實”(surreal),川普顧問康威還硬生生創造了“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這個詞,把謊言說得理直氣壯。

結果,自由派喊打的“假新聞”卻反而被川普搶去當武器。 他逮到機會就用假新聞回擊媒體,MAGA媒體更是不斷放大謊言。 這正應驗了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1951年出版的《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中的名言:“極權統治的理想臣民,不是死忠的納粹或共產黨人,而是分不清真假的人。 ”

到了2025年,焦點已經轉移。 川普還是老樣子在說謊,但大家早就對“謊言”麻木,開始直指“愚蠢”才是核心問題。 《紐時》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寫了〈愚蠢的六大原則〉(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痛批政府“行事完全不問後果”; 希拉裡(Hillary Clinton)在《這還能蠢到什麼程度? 〉(How Much Dumber Will This Get?)壹文中直言,最困擾她的不是虛偽,而是愚蠢; 馬克思主義學者理查德・西摩(Richard Seymour)更引用俄國政治家托洛茨基(Lev Trotskiy)的話:“當政治下行時,愚蠢支配社會思維”。

《衛報》點名川普第贰任政府的“極度愚蠢”至少幾種表現:第壹,是荒腔走板的無能,例如《大西洋》月刊的總編輯竟被“誤拉”進壹個討論美軍行動的政府高層群組,成員包括副總統和國防部長; 第贰,是明知有害卻執意推動的政策,如加征關稅、刪減醫學研究經費,結果只會帶來重創,連川普的金主與選民都討不到好處; 最離譜的還是人事任命,川普讓反疫苗怪咖當上衛生部長,在小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推動下,猶他和佛州甚至禁止自來水加氟,這簡直是對人類進步的挑釁。



陰謀論還是純粹愚蠢?


《衛報》指出,川普第贰任期的荒謬舉動,常讓人忍不住想:這壹切會不會是精心設計的陰謀? 當白宮誤把《大西洋》總編拉進討論軍事行動的群組,或是瘋狂加關稅時,社交媒體立刻出現各式解讀:這壹定有隱藏的戰略,可能是刻意打擊美元、替某些財團鋪路。

然而越是繁復的解釋,反而替蠢行增添了“智能”的假象。 政治學者馬拉斯科(Robyn Marasco)提醒,陰謀論往往是壹種對權力的迷戀,假裝自己在批判,卻其實在奉承。

因此也有人幹脆撕掉陰謀的遮羞布,直指川普與他的親信根本就是瘋子和壹群無能的蠢蛋。 當政治學的無法解釋,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甚至隱含的社會達爾文式偏見,就會趁虛而入,把問題歸因於病態或基因。

這種場景很難不讓人想到2006年的電影《蠢蛋進化論》(Idiocracy):美國社會由白癡掌權,看起來就像對川普時代的預言。 但電影的假設其實相當丑陋──聰明人不生小孩,愚蠢的人拼命繁殖,最後社會被蠢基因淹沒。 這種假設本質上是“優生學”思維,很難被自由派接受。 但自由派其實也曾流露類似心態,像脫歐公投後,就有人說:典型的脫歐支持者大多垂垂老矣,等到脫歐真正生效時,很多人早就掛了。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上壹頁123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更多...
    希拉裡痛批特朗普:那不是你房子,你正在摧毀白宮 普特會生變,特朗普:不想浪費時間.....
    向司法部索賠2.3 億 川普又出招 無視川普威脅 中國9月進口俄羅斯原油遞增
    雙普贰會暫停 川普道出關鍵原因 川普孫女蹭爺爺熱度帶貨割韭菜 上白宮宣傳被噴
    "你媽"成特朗普政府新口頭禪?"最強嘴替"引廣泛爭議 布達佩斯峰會生變?美官員:川普近期無意會普丁
    國家利益:川普敗給中國 台灣要自救 慎防被犧牲 駁斥川普說法,傳普京傳遞強硬信號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