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万辆新能源车跑高速,充电桩够用吗?

在政策支撑层面,我国已建立起多层次、全维度的政策体系。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我国充电桩发展持续从“够用”向“好用”迈进。“‘十四五’期间,我国充电网络建设成效显着,每5辆新能源汽车即配套2个充电桩,切实解决了群众‘充电难’的问题,让老百姓充电更省心、出行更安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执行秘书长邹朋表示。


“2025年底公共充电设施年充电量将达800亿度,相当于三峡水电年发电量。”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陈思表示,所有车辆充满再放电,总量接近一个三峡水电的年发电体量,车网互动将是未来重要发展趋势。

充电困扰,为何依旧存在?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王耀指出,行业面临“内卷式” 竞争、设施利用率不均、车网互动落地难等问题,部分车主仍遇充电困扰。



图片来源: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

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交能融合领衔专家陆旭东介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接近100%,服务区桩数量达6.6万个,但仅占全国充电桩总量的不足1%。

陆旭东直言,目前十一等节假日在高速公路确实还会面临充电难的痛点问题。“高速公路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过去大部分是油车,现在路上跑的车百分之二十左右是电车。”在陆旭东看来,针对这样的变化,高速公路服务设施也应该提升服务能力。高速公路使用场景更需要大功率充电设备,用户对于充电速度的要求更高,对充电价格敏感度相对不高。


“在车流高峰应急引导方面,每逢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我们联合上级公司一起启动‘全员下沉提枪充电’机制,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全面进驻车流量大、充电需求集中的高速服务区引导充电。”据湖北交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新元介绍,可以通过动态设置SOC充电上限,缩短车辆充电时长,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有效利用充电资源,缓解车辆拥堵;另一方面主动为车主提供充电导航服务,通过发放“下一站点充电指引卡”,清晰标注下一个服务区或高速出口附近的充电桩分布、实时空闲数量等信息,有效分流车流,缓解热门站点的充电压力。“同时,我们还针对情绪激动的司机发放小额充电费抵扣券。”邱新元说。

“高速服务区节假日期间,车流潮汐现象非常突出。”领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强提出了柔性直流互联设备的方案。“因为高速服务区都是成对的,潮汐现象是在节假日初期以出城方向车辆居多,在节假日末期,则是回程车辆密集,在这两个不同的时期充电和能源压力有明显的潮汐现象。柔直互联可以把服务区两端电力容量进行互联,利用两边的设备在潮汐现象中互济,这样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一部分对电力的需求,尤其在供电薄弱的高速公路场景下。”

陆旭东还表示,我国现有高速公路服务区超8000个,收费站密度更高,部分经济发达省份达10公里一个,密度为服务区的4—5倍。当前新能源车下乡进程中,一些欠发达地区乡镇面临电力、变压器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传统收费站具备较好电力基础,且随着ETC普及,原有设计下的土地资源出现富余。因此,推动收费站向开放式转型,打造集储能、光伏、充电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今年国庆假期,你在高速公路上排队充电了吗?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新能源富二代集体渡劫,女儿们来收拾烂摊子? 国产汽车倒闭之后:百万新能源"烂尾车"找谁要质保?
    中国如何从新能源"学徒"发展为赶走"师傅" 美能源部宣布终止近80亿美元新能源项目
    新能源车又一糟心设计 逼疯的中产重新拥抱油车 新能源"烂尾"局:一场关于车主、资本的残酷清算
    误会了? 新能源车"电池弹射"亲历者发声 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主,已经后悔了
    买得起新能源车的人,快交不起保险了 中共央企新能源资产大甩卖 光电风电成烫手山芋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