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崇拜许家印投资房地产 结果负债469亿
这在当时,绝对是超前的做法。
很快,新光饰品就从200人的小厂,发展成800人的大厂,成了中国饰品行业的领头羊。
到2000年前后,周晓光带着产品参加香港展会,第一次参展虽然惨败,但她没有气馁,反而看清了差距。
第二年,她直接带上数百万元的新品再次登场,一炮打响,拿下百万美元大单,还和施华洛世奇合作。

那一刻,她被外界称作“中国饰品女王”。
她也确实争气。靠饰品,她撑起了一个年营收超百亿的集团,把“义乌小饰品”卖到全球,连央视都做过报道。
她的创业故事,后来还被改编成热播剧《鸡毛飞上天》。
三、风光无限,却误入地产
到了2004年,饰品事业已经做到行业天花板。
就在这时,周晓光注意到房地产的火爆。彼时的许家印,靠着高周转、高负债的模式,风光无限,成了商界“标杆”。
周晓光被深深吸引,觉得房地产才是最赚钱的行业。

于是,她把饰品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则全身心扑向地产投资。丈夫虞云新操盘地产,她负责扩张融资。
为了更好掌握资本运作,她还去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O班,去哈佛、清华进修。学历背景一补,胆子更大。
2008年金融危机时,她逆势收购企业,随后在义乌、杭州、上海大举拿地,建酒店、盖写字楼、搞商业综合体。
义乌世贸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都是她砸重金打造的项目。
然而,这些大项目背后都需要巨额资金。她开始靠发债输血,借新还旧。
到2016年,新光集团通过借壳上市,正式更名“新光圆成”,总资产高达800亿,周晓光夫妇身价飙升至330亿。
她成为浙江女首富,在胡润榜上力压比亚迪王传福、SOHO潘石屹。
那一年,她长子婚礼,马云、王健林都来捧场,星光熠熠。周晓光站在人生顶峰。
四、盛极而衰,债务压垮帝国
但盛景背后早已暗藏危机。义乌的豪宅卖不动,项目资金回不来,她只能不断发债续命。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