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已卖掉85座万达广场:"越卖越穷"背后根源

对于王健林和万达来说,近几年的生意主题就是一个字:卖。
或者三个字:卖、卖、卖。
再或者两个字:化债。
最近王健林和万达被限高,又突然取消限高,这件事具体的原因其实并不重要。
因为截至目前,万达集团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涉及金额合计约52.62亿元,以及47条股权冻结信息。限高只是这一系列财务问题当中的一个水花罢了。
“卖卖卖”惨烈程度如何?2025年初以来,王健林已经出售55座万达广场。再加上2023年出售的4座万达广场、2024年出售的26座万达广场,共有85座万达广场,已经被王健林卖掉了。
万达集团持有的万达广场大约为300座,也就是说,王健林还有200来座万达广场可以卖。
除此之外,万达的轻资产也在陆续上架售卖,包括万达电影、旅行社和酒店业务等。
卖了这么多,怎么还是被债务问题紧逼?万达的财务状况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种严重程度的?
看表面的话,王健林目前的境况是因为房地产下行的大背景——泥沙俱下的时代,能全身而退的人不多。
但是细细看来,王健林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已经走向了一个战略性的改变,正是这种战略的转向,让他一直没有找到万达企业真正的护城河,反而“一错再错”,深陷债务深渊。
这种经历不仅是关于一个商业巨子的故事,也对我们普通人很有启发,今天我就来聊聊,王健林的连续犯错根源到底在哪里。
王健林到底是谁?当我们回顾他的商业之路就会发现,他其实一直都不是“纯地产商”,而是一个“钟情于文化产业的地产商”。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足球刚刚职业化,1993年,万达集团成为大连足球队的赞助商。那时的王健林还只是一个地方性的地产商,但他很快就发现了足球的商业价值。

万达砸钱打造“大连万达”这支球队,结果立竿见影。
球队迅速横扫甲A联赛,1994年至1998年间四夺联赛冠军,创造了55场不败的神话。那是中国足球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大连万达”最响亮的时代。
据媒体统计,王健林当年在足球上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按当年的物价水平,这可是吓人的巨额支出。但他并不在乎,因为足球带来的品牌效应,直接反哺了房地产——大连楼市火爆,万达项目一售而空。
然而,1998年因一次裁判争议判罚,王健林愤然宣布退出足球。他痛骂足协“黑暗”,彻底抽身。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