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出K字签证招人才,为何国民如此抵制?

中国宣布从10月1日起推行“K字签证”,试图吸引更多科技类外国人才。但这个新签证类型却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激起许多本国人的反对。这是为什么?https://t.co/urxukWKsFO—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October 2, 2025


中国早在8月即宣布10月1日起推行“K字签证”,这一面向海外人士的新签证类型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

“K签”又被称为中国式“H-1B签证”,也就是新推出的青年科技人才签证。在不需要雇主担保的情况下,中国对于“STEM学科”,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专业取得学士学历的人才开放进入中国生活、工作和创业的许可签。中国外交部称,此举是是因为“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

K签消息宣布后,印度媒体广泛报道——在此前多年里,印度人一直是H-1B的主要发放对象,他们占据H-1B类签证七成以上比例。

就在今年9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H-1B签证的申请人每年新增10万美元的费用——对于很多移民来说,这个数字甚至高于他们全年工资的总和,也就是说,自此以后,持有H-1B签证的移民将需要雇主以双份工资聘请,这将大大降低技术移民在就业市场内的竞争力——此前,特朗普已经多次发布针对移民的限制新令,关于H-1B涨价的决议几乎是压死移民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中国的“K签”在此时刚好实施。

此前,中国已经开放12类普通签证,相较之下,“K签”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期方面提供更多便利,申办流程也更简便。北京视其为和多国竞争人才的好手段,不过“K签”的具体要求尚未公开。

早在“K签”发布前,中国已采取广泛措施试图吸引更多外国人访问该国,包括迅速扩大免签政策的覆盖范围。截至今年7月,中国已经和75个国家签署了免签协议。中国还对外国留学生提供支持。

种种举措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使全球智库、媒体大量讨论中国多大程度能与美国争夺人才、成为下一个全球人才中心。

这些举措在中国也大受好评——直到“K签”实施的消息传来。

“为什么要招外国人?”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关于“K签”的讨论很多。就在“K签”政策实行的前一天,一个名为“K签证会让外国人抢走我们的饭碗吗”冲上微博热搜,紧随其后的是“K签证引争议症结在于公平焦虑”。

民众的担心主要来自此前已披露信息的不透明、以及长久以来在社交媒体算法培养下形成的对南亚人的不满——在抖音上,涂黑脸假扮印度人的影片能轻易收获大量点赞,关于印度籍移民在海外生活、且抱有极大偏见的影片亦加强了民众对于南亚移民的不信任,这是中国多年来社交媒体算法机制所滋养出的恶果。

由公共知识分子带头,中国民众质疑:在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本就不多的就业岗位是否要被外籍人士抢走?哪些人可以通过“K签”的审核?是否有年审人数限制?——萦绕在欧美国家头上的“移民是否在抢夺本地居民就业机会”这个问题终于伴随“K签”的出现在中国也落地生花。

三年疫情防控使得中国民间小微企业大量倒闭。根据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数据,仅在2021年,中国就有349万户企业注销,个体工商户注销961.9万户。2022年上半年,中国共有46万家公司宣布倒闭,一共有310万左右的个体工商户注销。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一群中国博士生跨上电驴 开始兼职送外卖 中国队提前包揽WTT中国大满贯混双冠亚军
    中国连假"塞成一锅白粥" 空拍画面太震撼 中国男子赴美前网晒机票信息 结果机票全被取消
    亚足联帮忙?中国队避开4大夺冠热门 中国"尬舞网红"自曝遭前夫家暴 花其百万泡妞
    中国如何用15年让8成留学生"海归"?法媒曝关键 中国第一批「白人度假」的中产 已经后悔了
    失业率高 资讯黑箱 歧视印度人 中国K签证犯众怒 印度和中国将恢复冻结五年的直航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