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 超大星际彗星飞来 哈佛专家:或是外星侦察机
3I/ATLAS是继2017年的“奥陌陌”(Oumuamua)和2019年的2I/Borisov之后,人类探测到的第三个星际访客。但它与前两者相比,简直是“巨无霸”。
勒布团队的最新数据显示,3I/ATLAS的彗核横跨至少3.1英里,预计重量超过330亿吨,这让长度仅四分之一英里的“奥陌陌”,以及横跨约0.6英里的“鲍里索夫”相形见绌。
勒布和其团队计算发现,尽管3I/ATLAS像彗星一样有“气体逸出”的现象,但其轨道只出现微小的“非引力加速度”。这是一个关键点:如果它质量小,气体喷射会导致明显的轨道偏离。微小的加速度,反过来证明其必须比科学家最初估计的要重得多。
而让勒布教授提出“外星技术产物”猜想的最有力证据,来自于3I/ATLAS异常精准的运行轨道:它非常贴近太阳系行星的轨道平面(即黄道面),而且会异常靠近火星、金星和木星。勒布计算,这种精确的对齐在自然发生的情况下,概率极低(低于0.005%)。
这种看似非自然的精准轨道,让勒布推测3I/ATLAS可能是某种执行测绘或侦察任务的“技术产物”,甚至是一个“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
3I/ATLAS将于下周掠过距离火星轨道167万英里的范围内,同时也将靠近木星和金星。勒布已敦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启动火星侦察轨道器上的HiRISE相机进行观测,因为“哪怕只是拍到一个亮点,也有助于更精确地确定其真实大小”。
随后,欧洲太空总署(ESA)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计划在11月进行深入观测,预计届时将获得彗星活动最旺盛时期的影像,包括彗核周围明亮的彗发和拖曳的长尾。
此外,有报道提到3I/ATLAS释放的物质中检测到镍但缺乏铁,这种组成类似于工业制造的合金。另外,还有观测者指出其发光方式不像典型的彗星那样有彗尾。这些与传统彗星不符的特性,连同其极端的质量和精准的轨道,共同挑战着人类对自然天体的认知程度。
勒布总结道:“我们不应该以貌取人,也不应该根据3I/ATLAS表面物质的化学成分来判断它的性质。”暗示这颗“巨无霸”的真面目,仍有待揭晓。

这张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影像,显示了神秘的星际彗星3I/ATLAS被模糊的彗发包围。哈佛天文学家阿维‧勒布(Avi Loeb)根据其超乎预期的巨大质量和异常精准的轨道,质疑3I/ATLAS可能是“外星技术产物”,而非普通自然天体。(Hubble Space Telescope/NASA)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