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 韩国检察厅被废:李在明意图推翻"青瓦台魔咒"
当政治的喧嚣从国会山传到街头巷尾,它在韩国社会激起的,是一种混杂着期待、焦虑、疲惫与恐惧的复杂反应,它触动了每一个普通韩国人对“正义”的朴素认知。
在首尔的写字楼里、釜山的渔船上,无数人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直播,见证了这个长期被视为问题的机构的变化。许多人或许正是当年在光化门广场上高举烛光、要求清算积弊的民众。对他们来说,检察厅象征着长期的权力滥用,是财阀与政客勾结的保护伞,也是导致“世越号”沉船等社会悲剧的制度根源之一,因此,废除检察厅自然是清理制度积弊的正义之举。
但与此同时,一种更深层的焦虑也在社会中蔓延。
当熟悉的机构被削弱,人们的情绪中不仅有释然,还有对未知机构的担忧。这种不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没有了检察厅,谁来处理那些真正的大案要案?尽管检察厅存在弊端,但其在调查和打击政商勾结腐败案件中仍具有重要能力。现在,新成立的重大犯罪调查厅能否顺利承担这些职能,仍存在不确定性。另一种担忧是新的侦查权将主要归属于行政安全部下的警察系统。警察的规模和资源远超检察系统,但其过往的人权记录也存在争议。将侦查权交给警察,是否会带来难以监督的新问题,是现实中难以回避的担忧。
人们担心在推翻旧制度的同时,会出现新的制度风险。
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正是韩国民众对国家公权力深层不信任的写照。他们渴望正义,却又对掌握权力的组织保持怀疑;他们希望变革,却又担心变革带来的不确定。
在这场历史性的制度变革面前,韩国社会像一个站在悬崖边的病人,他知道身后的旧疾已无药可救,但向前方跃入一片未知的新疗法,同样生死未卜。

十字路口:一次无法回头的国家试验
即便放眼全球,韩国此次的改革也无疑是激进且罕见的。
世界上绝大多数奉行法治主义的国家,其改革路径往往是渐进式的,通过在现有框架内增设监督机制、调整权力边界,来逐步完善司法体系。而韩国选择的,是“推倒重来”的休克疗法。
比起制度设计的理性选择,这甚至更像是在被历史创伤反复灼烧后做出的决绝宣言。
这是一场以国家前途为赌注的赌博。
赌赢了,韩国将可能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侦查权与起诉权相互分离、彼此制衡的现代刑事司法体系。它将有机会从根本上铲除政治报复的土壤,让总统与官员们从“下台即入狱”的历史循环中解脱出来,从而构建一个更稳定、更可预期的政治生态。也许这甚至将有机会成为继推翻军事独裁之后,韩国民主化进程中又一座意义深远的里程碑。
然而,赌输了的后果则是不堪设想。最坏的可能性是:改革不仅未能带来制衡,反而造成了“权力的真空”与“责任的模糊”。新的侦查机构与公诉机构在磨合期内可能因为衔接不畅、权责不清,导致重大案件的侦办陷入停滞;警察权力可能在缺乏有效外部监督的情况下迅速膨胀,公民的基本人权将面临新的、更日常化的威胁。
整个社会可能在经历了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后,发现旧的癌细胞只是转移,而非被根除。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