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3种慢性炎症如果拖久了, 警惕癌变风险

谈到炎症,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消炎”。其实,它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时的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但若体内持续发生「慢性炎症」,就可能干扰免疫,甚至促癌,有3种慢性炎症尤其要重视。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慢性炎症为什么可能促癌,并教你几个方法帮身体抗炎。

受访专家

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 杨盛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童强

慢性炎症为什么很危险?

摔跤后挫伤部位红肿、感冒时喉咙疼、被蚊子叮咬后皮肤痛痒……这些都是炎症的表现。

对人体来说,炎症本身是免疫系统的保护机制,由此产生的红、肿、热、痛等反应都属于急性炎症。人体发炎的原因多种多样、表现各异,机制也较为复杂。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童强表示,通常情况下,病毒、损伤、自身免疫紊乱均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炎症。发炎是人体“超能力”之一,帮助隔离损伤、清除病原、修复受损、加速愈合。

免疫细胞能清除外来的有害病原体、毒素及刺激物等,在组织受到损伤时,阻止其进一步入侵,同时激活其他因子清除有害物质,起到主动保护和修复的作用。

但是,慢性炎症相对危险,容易对机体长期刺激、打乱免疫系统功能,导致组织损伤、免疫系统失调、心血管问题、慢性疾病风险增加等,甚至在缓慢发展过程中出现急性加重,危及健康

因为致炎因素持续存在,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到局部微环境中,会增加基因突变风险,进而诱发正常细胞癌变。

与此同时,多种炎症细胞和因子还参与肿瘤基质的重构及血管生成过程,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还增强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此外,肿瘤本身也可诱发炎症反应,形成持续存在的促癌环境。

3种慢性炎症更容易促癌

如果癌症是由炎症发展而来的,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若存在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或有癌症家族史,这一进程可能会明显加快。

在多种慢性炎症中,以下3类与癌症发生的关联尤为明确,需要引起重视。

1

慢性病毒性肝炎

我国是肝炎和肝癌的高发国家,肝炎病毒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约80%的肝癌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

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平均生存期仅6~12个月,预后较差。

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从而降低肝癌风险;已感染者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阻断炎症向癌症转化。


2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癌的重要诱因,早在1994年就被列为胃癌的I类致癌物。

该细菌通过附着胃黏膜并分泌多种酶引发炎症和溃疡,与其他因素(如遗传、吸烟、腌制食品摄入等)共同促进胃癌发生。

目前临床常用的四联疗法清除率可达73%~88%,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显着降低胃癌发病风险。

3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较普通人高约20倍。酒精、肥胖和吸烟是二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其病理特征也存在相似之处。

慢性炎症过程中持续的炎症信号可损伤胰腺组织,导致抑癌基因失活,并进一步促进炎症细胞浸润和腺泡损伤,最终诱发胰腺癌。

除上述类型外,结直肠慢性炎症、宫颈炎、牙周炎等,也可能诱发相应组织的癌变。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曼哈顿5死枪案枪手 确诊患慢性创伤性脑病变 美国政府停摆风险上升 两党就医疗补助互不相让
    中国驻韩使馆发文提醒游客警惕反华集会 李强联大发 警告世界警惕"冷战思维"卷土重来
    川普称泰诺增胎儿自闭症风险 孕妇拍片服药表不服 大温这热门美食 吃多恐增早逝风险
    美财长:如果纽约人选马姆达尼当市长 "那就去死" 《暴风圈》争议背后,警惕操弄中韩对立的隐形黑手!
    前景面临风险 美联储主席:美股价格"相当高估" 川普称止痛药增胎儿自闭症风险,世卫欧盟纷驳斥:无证据  (1条评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