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烂尾"局:一场关于车主、资本的残酷清算

这些公开的数字只是冰山一角。


在威马汽车的众多供应商中,还包括大量非上市的中小企业。对于它们而言,一笔关键货款的坏账,可能直接导致其陷入经营困境。

这种动荡同样波及处于下游的经销商网络。

经销商前期投入巨资建立符合品牌标准的门店,并承担了库存、资金、人员等成本。

主机厂倒闭后,他们手中的库存车迅速贬值,同时还要面对消费者的维权压力和厂家返利的落空,往往最终只能以破产或关店收场。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更深层影响,在于对产业信心的侵蚀。

多起新势力破产事件发生后,供应链企业和金融机构在与其余非头部新势力合作时,风险评估模型必然会发生改变。

供应商可能会要求更严苛的付款条件,金融机构的授信门槛也会提高。


这种全行业的避险情绪,客观上会增加其他腰部及尾部新势力的资金压力,可能加速行业的洗牌进程。

从消费端的承诺失效,到生产端的模式困局,再到产业链的信任危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经历了一轮狂热的“造神”运动后,正被迫直面其背后的风险与代价。

如何为数十万“烂尾车”的善后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健康的产业发展机制,已成为整个行业无法回避的课题。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新能源富二代集体渡劫,女儿们来收拾烂摊子? 国产汽车倒闭之后:百万新能源"烂尾车"找谁要质保?
    中国如何从新能源"学徒"发展为赶走"师傅" 1400万辆新能源车跑高速,充电桩够用吗?
    美能源部宣布终止近80亿美元新能源项目 新能源车又一糟心设计 逼疯的中产重新拥抱油车
    误会了? 新能源车"电池弹射"亲历者发声 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主,已经后悔了
    买得起新能源车的人,快交不起保险了 中共央企新能源资产大甩卖 光电风电成烫手山芋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