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家庭出国留学 进入量力而行的时代




作者:凯斯,编辑:章鱼,题图来自:AI生成

国际学校,一直都是中产“破产三件套”里的常客之一。为了让自家的娃绕开应试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产爸妈不惜花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将孩子们送进国际学校。在家长的预设里:

选择国际学校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

孩子将在这里习得一番所谓的“发展全面和全球化视野”,然后回国找到一份体面的精英工作。

这样的认知流行了十多年,但最近几年却被“第一批回国的留学生(专题),月入8000”的个体感受狠狠冲击。



互联网流传的海归(专题)薪资表,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但却被反复转发。

念书念出一套房钱,回国一看月薪八千。

与重金求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毫无竞争优势的薪资。

如此不均的“教育性价比”,让中产爹妈批量对国际学校祛魅。

就在这个节骨眼,国内的各大国际学校,却在今年纷纷宣布涨价——把本就高昂的学费门槛,又拉高了几公分。

国际学校,正在“批量涨价”?

这一轮学费涨价潮,波及了北上深的大部分国际学校。

各校的涨幅则是有高有低:

据称全上海最烧钱的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其浦东、浦西校区的高年级(year12~year13)学费,就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加小一万,来到了39.975万元,基本已经迈入了“40万俱乐部”。


北京的鼎石则是不论小初高,统一涨价一万左右,再加上总计11万多的寄宿费与餐费,让该校高中家长一年在教育上的基础开销,轻轻松松就冲到了43万元以上。

当然,并不是所有国际学校的学费都如此高昂,但像是去年学费5.2万,今年直接就涨到7万,去年家长要缴15.8万,今年直接就改成缴18.4万的学校也是一抓一大把。

最离谱的涨幅竟可以高达35%。

更令不少中产家长感到望而却步的是:

国际学校的普遍性提价,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好多年。

像某校就在其公示中明确申明:

“通常而言,学费平均每年会小额增长3%~5%以平衡学校在人事和运营方面的支出。”

难怪有宝妈就在社媒上感叹,说送娃去国际学校就是一条没法回头的路,家庭必须要不断承担成本的上浮。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大S古早偶像剧《泡沫之夏》:男主花500万学费送男二出国留学 一场豪赌?33岁辞职,花光积蓄出国留学
    胡锡进:不要轻易贬低出国留学的积极意义,也... 出国留学后,我开始有种族歧视了
    孟羽童透露明年将出国留学,否认与董明珠"互撕" 清朝老照片:120个英俊少年出国留学,长大后全成才
    日本年轻人为啥不愿意出国留学(图 4年接900客 女大学生挣出国留学费用捞20万
    要不要送娃出国留学,有些话我一定要说出来… 卡签证、拒offer,中国人想出国留学越来越难了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