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 全家上阵 中共第一女贪官的惊人内幕
2005年12月,北京第一中级法院的一纸判决震惊全国:原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韩桂芝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成为中共篡政以来第一位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省部级女高官。
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曾是黑龙江政坛的“铁娘子”,却因为贪婪和权欲,最终把自己送上了绝路。她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官场大戏,充满了权谋、欲望和背叛。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号称“中共第一女贪官”的案件有哪些惊人内幕。
崛起与贪腐开端
韩桂芝,曾经手握黑龙江省的干部选任大权,堪称“一言九鼎”。
她在黑龙江官场的影响力有多大?几乎每个想升官的官员,都得先过她这关,送礼送钱成了“公开的秘密”。她的贪腐网络不仅覆盖了政府部门,还延伸到国企和私营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她的小圈子就像一个巨大的贪腐网络,遍布黑龙江政坛。她升任省委副书记后,更是变本加厉,试图把各地市的一二把手都变成她的“兄弟”。这种赤裸裸的权力扩张,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法院认为,在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她利用职务之便,从63人手中受贿超过300次,总额高达人民币702万元。
中纪委通报显示,她收受的钱款甚至达到950万元。2005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她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她不仅是中共建政以来第一位因贪腐而落马的在任正省部级女高官,也是第一位因此被判死缓的女贪官。
韩桂芝的贪腐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她从一个小小的组织部副部长,逐步爬上省委副书记的高位,靠的不仅是能力,还有她精心设计的“权术游戏”。

卖官鬻爵的“韩氏套路”
韩桂芝在黑龙江政坛的“卖官生意”兴隆,作为组织部长,她主掌干部选拔八年。谁想升官?得先过她这关!她有一套“欲擒故纵”的策略:先打压,再收钱,最后成交。
比如,绥化市委书记马德,干了六年想升副省长,却被韩桂芝在省委常委会上反复批评,说他“政治上不可靠”“工作水平低下”。马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到1998年夏天,他听说韩桂芝因检查汛情摔断手骨,在上海住院。
机会来了!马德带着妻子飞到上海,探望时送上80万元现金。韩桂芝假装推辞,马德灵机一动,拉着妻子喊她“韩妈”,硬是把她认作妻子的“干妈”,自称“干女婿”。这80万“孝敬”一送,韩桂芝立马改口,再也不说马德的坏话,还夸下海口:“不出一年,你肯定升官!”马德从此成了她的“小兄弟”。
可惜,马德的“好日子”没持续多久。他被手下出卖,东窗事发,向专案组供出了向韩桂芝买官的内幕。
类似的故事还有鸡西市长丁乃今。他明明政绩不错,却被韩桂芝无情批评。有人点拨后,他先送11万元让韩桂芝“闭嘴”,再送12万元加5,000美元,顺利从市长升为市委书记。
韩桂芝的“生意”不仅毁了自己,也拖垮了一群官员。她的“卖官名单”里的人,许多人付出惨重代价。绥化市委书记马德、鸡西市委书记丁乃今、黑龙江省地税局局长张心愿,三人最终都被判死缓。
家族腐败的“全家桶”
韩桂芝的贪腐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全家上阵的“集体狂欢”。她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妹妹,全都卷入了她的“乌纱帽批发零售”生意。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曾是黑龙江政坛的“铁娘子”,却因为贪婪和权欲,最终把自己送上了绝路。她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官场大戏,充满了权谋、欲望和背叛。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号称“中共第一女贪官”的案件有哪些惊人内幕。
崛起与贪腐开端
韩桂芝,曾经手握黑龙江省的干部选任大权,堪称“一言九鼎”。
她在黑龙江官场的影响力有多大?几乎每个想升官的官员,都得先过她这关,送礼送钱成了“公开的秘密”。她的贪腐网络不仅覆盖了政府部门,还延伸到国企和私营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她的小圈子就像一个巨大的贪腐网络,遍布黑龙江政坛。她升任省委副书记后,更是变本加厉,试图把各地市的一二把手都变成她的“兄弟”。这种赤裸裸的权力扩张,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法院认为,在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她利用职务之便,从63人手中受贿超过300次,总额高达人民币702万元。
中纪委通报显示,她收受的钱款甚至达到950万元。2005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她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她不仅是中共建政以来第一位因贪腐而落马的在任正省部级女高官,也是第一位因此被判死缓的女贪官。
韩桂芝的贪腐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她从一个小小的组织部副部长,逐步爬上省委副书记的高位,靠的不仅是能力,还有她精心设计的“权术游戏”。

卖官鬻爵的“韩氏套路”
韩桂芝在黑龙江政坛的“卖官生意”兴隆,作为组织部长,她主掌干部选拔八年。谁想升官?得先过她这关!她有一套“欲擒故纵”的策略:先打压,再收钱,最后成交。
比如,绥化市委书记马德,干了六年想升副省长,却被韩桂芝在省委常委会上反复批评,说他“政治上不可靠”“工作水平低下”。马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到1998年夏天,他听说韩桂芝因检查汛情摔断手骨,在上海住院。
机会来了!马德带着妻子飞到上海,探望时送上80万元现金。韩桂芝假装推辞,马德灵机一动,拉着妻子喊她“韩妈”,硬是把她认作妻子的“干妈”,自称“干女婿”。这80万“孝敬”一送,韩桂芝立马改口,再也不说马德的坏话,还夸下海口:“不出一年,你肯定升官!”马德从此成了她的“小兄弟”。
可惜,马德的“好日子”没持续多久。他被手下出卖,东窗事发,向专案组供出了向韩桂芝买官的内幕。
类似的故事还有鸡西市长丁乃今。他明明政绩不错,却被韩桂芝无情批评。有人点拨后,他先送11万元让韩桂芝“闭嘴”,再送12万元加5,000美元,顺利从市长升为市委书记。
韩桂芝的“生意”不仅毁了自己,也拖垮了一群官员。她的“卖官名单”里的人,许多人付出惨重代价。绥化市委书记马德、鸡西市委书记丁乃今、黑龙江省地税局局长张心愿,三人最终都被判死缓。
家族腐败的“全家桶”
韩桂芝的贪腐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全家上阵的“集体狂欢”。她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妹妹,全都卷入了她的“乌纱帽批发零售”生意。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