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這麼壹鬧,更不敢去外面吃飯了
大家關心的,不僅僅是壹場紛爭,更是——自己在外面吃到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健康的、安全的。
無論是聲名在外的餐飲連鎖,還是香味肆溢的路邊攤,當我們把飲食交給素昧平生的外人時,其實已經交出了有關健康的壹切。
不可否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很多,有良心、有堅守的商家也很多。
但是,還有另外壹面。
當我們走出家門,吃到的東西,很可能根本不是自以為的“美食”。
“羊肉串”,10塊錢叁串,炭火上滋啦作響。你擼得帶勁,卻不知道串上的肉可能是鴨肉加羊油,再撒點化學香精,“羊味”就有了,甚至連“膻味”都能調出來。你不懷疑,因為它聞起來香,咬起來筋道,和記憶中的沒差別。
但真羊肉,根本不是這個價。

@中國食品網
你喝的飲料也是,全瓶身寫著“純天然”,但99%的配料來自工廠——香精、甜味劑、穩定劑......就是沒有正宗的果汁。

還有超市/飯店裡的預制菜、街邊的風味小吃、網紅店的特調飲品......我們照買不誤、照吃不疑,因為“看起來沒問題”,因為“大家都這樣吃”,因為,眼不見為淨的盲信。

這就是當下關於食物最可怕的地方:
我們已經習慣被食物欺騙,習慣了加工痕跡、習慣了套路味道、習慣了看包裝就下判斷。食品行業沒有下限,我們也早就沒有警覺。
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的味蕾也正在被逐步改造。長期接觸這些高度加工的食品,讓我們對天然食物的本真味道越來越不敏感。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