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2.12亿患者!印度被糖尿病"吞没"

全球每4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印度人,曾被视为“富贵病”的2型糖尿病,如今已跨越阶层与年龄,席卷整个印度社会。2023年一项大型研究显示,印度糖尿病患者总数高达2.12亿,占全球病例的四分之一。这个数字(包括确诊与未确诊者)较1990年暴涨八倍,甚至可能已超过中美两国患者总和。


印度的糖尿病蔓延速度之快彻底颠覆了专家此前所有的预测模型,科学家们正努力寻找这场糖尿病危机的根源。

专家指出,饮食习惯剧变、快速城市化、乃至数百年印度低糖环境下形成的基因易感性,催生了糖尿病激增的环境。他们警告,在这个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控制糖尿病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并可能长期拖累印度的发展进程。

糖尿病,本质是血糖失控,当人体血糖水平过高且无法有效调节时就会引发糖尿病1型多属先天免疫疾病,患者体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占全球病例95%的2型糖尿病多为后天形成,其成因为胰腺过度工作,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产生抵抗,其形成原因与后天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确诊糖尿病,意味着人生彻底改变:平均寿命缩短7年。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印度,后果尤为惨重——持续高血糖可导致截肢、失明、心脏病、肾衰竭,每年全球约160万人因此丧生。如今,印度甚至出现20多岁青年、青少年因糖尿病截肢的案例。



专家认为,印度人的基因构成是重要诱因。南亚裔人群患病风险比其他族裔高4-6倍,且即使在体重较轻时也可能发病。关键原因在于脂肪储存方式:

南亚人更容易在腹部堆积脂肪(即“内脏脂肪”),这种包裹肝脏和胰腺的脂肪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大幅提升患病风险。



最新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印度40%女性和12%男性存在腹部肥胖。这意味着,即便体重正常,他们也更早面临糖尿病威胁。


为什么南亚人更容易“藏脂于腹”?最主流的理论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频繁饥荒。由于季风降雨、长期干旱以及殖民时期粮食外运政策,世代印度人不得不适应更容易储存脂肪的生存机制——这在饥荒年代是生存优势,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却成为健康隐患。

埃克塞特大学代谢疾病专家大卫·斯特兰教授解释:“如今导致糖尿病的基因,实际上是当年抵御饥荒的保护基因。如果能快速增重、超量进食并储存脂肪,生存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自1990年代以来,印度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加了200%。这三十年印度饮食文化的颠覆性改变,是危机的重要推手。

尽管印度仍被许多人视为“素食大国”,但现实早已改变。西方快餐文化大举进入,超加工食品销量年均增长13%。甜饼干单一品类,就占超加工食品市场的43%以上。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翻转糖尿病 55岁男2招血糖砍半 还狠甩23kg 糖尿病人不要碰的6种主食 吃了血糖失控
    早餐跳过可惨了 糖尿病风险增高33% 这1种维生素 对控制血糖非常有帮助
    19岁就罹糖尿病 医叹:洗肾过一生 美食博主探店3年确诊糖尿病:曾一周吃60家店
    高蛋白饮食 恐增加癌症 糖尿病风险 韩磊出轨风波更多细节曝光!患上糖尿病遭小三嫌弃
    突破!全球首例糖尿病被治愈 他彻底摆脱37年胰岛素 大量食用芒果或可能"逆转糖尿病"?研究显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